近年來,花山區多措并舉持續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質升級,成效明顯。今年一季度,轄區19個名醫工作室安排專家坐診近300人次,全區各醫聯體門診就診人次同比增長13.2%;8個醫聯體中心藥房建設高質量完成,藥品種類增加至200余種。
專家下沉坐診,群眾家門口看名醫
每周,安徽省首屆“江淮名醫”毛建華,副主任醫師朱俊都會來到霍里衛生院坐診一日。
日前,患有高血壓、家住秀山花園的老人徐道林輕車熟路地走進衛生院,找到“名醫工作室”專家門診標牌,排隊來找毛建華復診開藥,“以前要花半天時間坐車去市里找專家看診,現在出門拐個彎兒就能瞧病、拿藥,真是太好了!”老人高興地說道。
徐道林足不出村就能在家門口看名醫,得益于花山區深入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以市域內優質醫療資源載體為依托,整合、延伸、優化醫聯體合作單位,通過新建1個、調整2個、保留5個,實現轄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聯體建設全覆蓋。
今年以來,花山區衛健委會同各牽頭醫院持續全面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提質增效,制定落實醫改重點任務清單。建立名醫工作室19個,由各牽頭醫院安排“江淮名醫”、各科室主任、專家等名醫下沉基層醫療機構坐診;建成8個緊密型醫聯體中心藥房,讓患者免去奔波勞頓,在家門口就能輕松拿藥,享受到與三甲醫院一樣的藥事服務。
支持傳承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更健全
5月6日,金家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派忙碌。中醫專家門診、名醫工作室、針灸推拿科室等門前井然有序;隨著藥材配備到位,中藥師們熟練地配藥、泡藥、煎藥、過濾、打包;享受針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牽引、刮痧、敷貼、穴位注射、中藥熏蒸、中藥內服、中藥膏方等特色服務的患者絡繹不絕……
該中心主治中醫師李峰表示,作為一線醫務工作者,他切身體會到加入市中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后,中心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這段時間黨參、當歸等中藥材用量大,我們按照市中藥飲片集采目錄去市中醫院采購,中藥材充足,老百姓抓藥成本也下降了。”
依托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推進基層中醫館實體化運行,花山區與市中醫院合作建成了范紹榮、魯靜、胡書凱等一批名中醫工作室。主動對接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引進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劉紅權主任中醫師團隊,建立中醫藥傳承工作站和名醫工作室。持續推進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養和骨干人才培訓,已有130名醫務人員參訓。
守護居民健康,慢性病防控更有效
享受基本診療服務,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預約轉診綠色通道服務……“五一”假期,市民郭先生和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家庭醫生服務,非常高興,“我父母親居住在這,年紀大了都有慢性病。有了家庭醫生服務,太好了。”
“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關鍵,在于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謝祖龍說,今年1月份建立市人民醫院江東分院后,中心藥房、名醫工作室、中心中醫館等相繼建立健全,形成了一支慢性病服務專家團隊,護航了轄區眾多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該中心家庭醫生服務也因此備受歡迎,簽約率持續提升。
據了解,作為全市唯一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花山區多年來堅持醫防融合、醫防協同,實現全方位環境支持、全過程健康管理、全人群科普宣傳。目前,全區組建了110個家庭醫生團隊,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形成1名上級醫生、1名中心醫生、1名站(室)醫生的“1+1+1”組合簽約服務。截至2023年底,全區家庭醫生簽約近29萬人,簽約服務覆蓋率達63.6%,群眾健康福祉持續增加。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