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市場監管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文旅局、馬鞍山海關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就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情況進行聯合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市市場監管局:
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水平提升
2023年,我市知識產權創造水平持續提升。新增專利授權8566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2453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7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29件(全省第3位),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562件(全省第3位)。2023年,全市申請商標注冊6604件。截至2023年底,有效注冊商標擁有量34735件。2023年,全市新增“含山芝麻油”地理標志商標1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9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件。2023年,全市作品著作權登記1.8萬余件,同比增長25%。
2023年,我市知識產權運用領域高效拓展。我市發布專利開放許可和轉化信息1445條,實現專利轉化和許可535件。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324筆,融資金額2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0.4%和160.4%,其中專利質押項目、普惠項目數均居全省第2位,專利質押金額、普惠金額均居全省第3位。全市30家地理標志商標使用企業和2305戶使用農戶,創造經濟效益3.97億元。
同時,我市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23年,各級行政執法部門開展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等各類專項行動,辦理專利糾紛案件276件,行政執法案件132件,罰款42.68萬元。
市中級人民法院:
降低知識產權維權時間成本
全市法院緊緊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推出深化繁簡分流改革、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加強與行政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完善多元化解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提高案件審理效率,降低知識產權維權時間成本,匯聚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作用。
202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31件,審結30件,判處有期徒刑56人,判處財產刑及附帶民事賠償588.8萬元,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有效地震懾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534件,審結533件,結案率為99.8%,以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466件,調撤率87.43%。審結涉及“云南白藥”“寶潔”等知名品牌的案件,依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市人民檢察院:
建立“四檢合一”一體化辦案模式
市人民檢察院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在花山區人民檢察院設立知識產權辦案中心,建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檢合一”一體化辦案模式,對涉知識產權案件開展“一案四查”,實現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成功辦理全省首例知識產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率18.42%,位居全省第一。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有罪判決率100%。聘請3名知識產權專家為特邀檢察官助理,為檢察辦案提供智力支撐。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涉知識產權犯罪7件8人,起訴28件63人。
市公安局:
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偵辦兩個一律機制
市公安局以“昆侖2023”專項行動為抓手,堅持“破案打擊+行刑銜接+警企協作”多輪驅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全力維護市場秩序。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偵辦兩個一律機制,即對全市涉及的侵犯馳名商標、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犯罪案件線索一律受理,對侵犯知識產權重要刑事案件線索一律專案經營,2023年共破案42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70人,移送審查起訴117人,偵破部督案件4起。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會商制度,暢通聯合執法、情報共享、線索通報、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
同時,市公安局加強與檢法機關溝通協調,及時解決案件定性、法律適用、證據規格等問題,保障知識產權案件的順利訴訟。以全市馳名商標、高新技術等企業為重點,確立本地易受知識產權犯罪侵害企業名錄18家,建立一企一警聯絡機制,調查摸排知識產權保護領域需求、困難,給予企業務實有效指導。
市文旅局:
打擊侵權盜版凈化文化市場環境
2023年,市文旅局組織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3”、院線電影版權保護、青少年版權保護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對版權市場進行了全面檢查,共辦理版權行政執法案件20件,沒收侵權出版物300余冊,沒收非法所得4000余元,罰款15600元。
2023年,我市共辦理版權領域行刑銜接案件3起,其中,“4·07”侵犯著作權案、“8·23”侵犯著作權案由中宣部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最高檢、公安部、文旅部五部委聯合掛牌督辦,4名同志被評為全國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個人,1名同志入選安徽省知識產權保護培訓師資庫。
同時,市文旅局不斷優化服務便利作品登記,采取印發宣傳折頁、開展宣講培訓、設立版權服務站等方式,推動作品登記便民惠民、提質增效。2023年,全市作品版權登記18725件,比上年增長25.4%,連續3年實現大幅度增長。
馬鞍山海關:
筑牢國門知識產權保護立體防線
據海關統計,我市2023年進出口總值435.5億元,位居全省第四。
在進出口環節,馬鞍山海關開展摸底調查、送教上門,加強重點企業海關知識產權備案宣講,不斷增強轄區出口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防范侵權風險意識。2023年,馬鞍山海關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集中宣傳知識產權政策10余次,覆蓋我市各類外貿企業40余家,將知識產權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
馬鞍山海關加強打擊力度,扎實開展“龍騰2023”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專項行動,強化口岸進出口商品侵權風險分析,嚴查疑似侵權貨物,提升口岸侵權打擊效能。充分發揮大型集裝箱機檢設備查驗優勢,全年監管進出口集裝箱貨物2340票、3.8萬標箱,實施機檢查驗5076自然箱,人工掏箱查驗43批次、1150標箱,查發問題線索4起,有效防范利用影子商品假冒侵權。
同時,馬鞍山海關積極服務企業創新,幫扶企業辦理海關知識產權備案4項,為企業創新發展、挺進國際市場提供保障。
記者 王永霞 劉明培 通訊員 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