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歷經4小時30分鐘,馬鞍山巾幗志愿者孫瑞芹在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277毫升,捐獻“生命火種”拯救一位罹患急性白血病的陌生“姊妹”,成為馬鞍山市第94例捐獻者。
年近50歲的孫瑞芹與紅十字緣分匪淺。2006年參加無償獻血,2008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中華骨髓庫馬鞍山工作站首次集中采樣的“英雄帖”。得知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后,她當即報名,在大華獻血屋無償獻血并留樣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成功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行列,希望有機會能幫助他人,獻一份愛心。
捐樣16年后的2024年1月下旬,孫瑞芹接到市紅十字會電話:她的HLA配型和一位重癥患者相合。她當即表示:“只要患者需要,我愿意為患者捐獻!”
2月下旬,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通知孫瑞芹可以采集高分辨血樣,孫瑞芹當天就前往展覽館獻血屋。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通過問詢和查詢獻血記錄,確認孫瑞芹還是在2012年獻血的時候,因為沒能通過血比重(指單位體積內全血的重量)的快速檢測。近年來,她由于血壓偏高,一直未能參加獻血。
得知情況后,中華骨髓庫馬鞍山工作站工作人員請孫瑞芹將她近年體檢的血常規記錄傳給了骨髓庫采集醫院的專家。專家在仔細看過記錄后回復,孫瑞芹單純的血壓偏高通過服藥可以穩定在正常值范圍內,血常規在臨界水平只要注意監測和補鐵,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
孫瑞芹再過幾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齡,而且患者體重比她還超了一大截。孫瑞芹的愛人張勇得知此事,不免擔心起她的身體來。孫瑞芹和女兒張星宇用了兩天的時間上網仔細查詢捐獻相關的信息并咨詢了醫生,最終爭取到了愛人張勇的理解和支持。
2月28日,孫瑞芹采集了高分辨血樣。3月12日,參加了捐獻前體檢,檢查結果為血常規正常,其他項目也都達標。3月27日,捐獻計劃下達:4月19日入住省立醫院,4月24日捐獻。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來說,最難的不是做出采集血樣入庫的決定,而是對奉獻大愛的初心始終念念不忘。孫瑞芹說:“未來,將結合自身經歷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希望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獻隊伍。”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徐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