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76萬畝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期。根據市農業農村部門預報,今年小麥赤霉病田間菌源量高,氣候條件有利,小麥赤霉病預測偏重至大發生,廣大農戶需抓住有利時機,做好防控措施。
“各地應在做好合理運籌肥水、及時清溝瀝水等農業防治措施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小麥抽穗揚花期的天氣變化,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防控策略?!笔修r業農村局種植業技術服務中心農技專家張駿表示,4月初的降水結束后,正是對已抽穗揚花的小麥及時開展赤霉病第一次預防的關鍵時期。
農技專家提醒,要緊抓小麥齊穗至揚花期開展第一次預防,施藥后5至7天開展第二次預防。若小麥揚花期遇陰雨天氣,選擇雨隙或搶在雨前施藥,藥后3至6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治。在藥劑選擇方面,要綜合考慮藥劑對赤霉病防治效果、赤霉毒素控制效果以及對銹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選擇滲透性強、耐雨水沖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對路農藥,也可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提倡使用復配制劑,避免或延緩產生抗藥性,確保小麥質量安全。
“優先選用自走式施藥機械、植保無人機、電動噴霧器等,規范植保無人機防治作業標準,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器等,提高防治效率?!睆堯E表示,要突出把好施藥技術關,加強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的推廣應用,開展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中后期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做到“一噴三防”。
為全力提高小麥赤霉病防治覆蓋率和防控效果,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將加強小麥赤霉病監測預警工作,增加調查頻次,擴大調查范圍,全面掌握苗情、病情、墑情,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準確及時發布病蟲信息;整合糧食生產發展專項、農業社會化服務專項等項目資金,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病蟲害防治,提前調配高效低毒農藥和高功效植保機械等防控物資;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實現群防群治。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王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