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本網關注 > 正文

    【實干·2024】“皖”風創新策源地 “徽”動新質生產力

    2024-03-29 12:37:33 來源:央廣網

    編者按:立足新起點,奮進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到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擘畫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美好藍圖。從藍圖到現實,各地銳意進取、真抓實干。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2024年開春之際,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實干·2024》系列報道,多維度聚焦各地新氣象、新作為、新突破和新展望,振奮龍馬精神,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央廣網合肥3月28日消息 陽春三月,江淮大地生機勃勃。合肥一家量子企業的產業園正趁著好天氣加班加點趕工期。“去年我們產品成交訂單額超5億元,連年翻番。”對于未來,該量子企業負責人賀羽躊躇滿志:“今年全國兩會提出,要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新賽道。這讓我們充滿信心。”

    依托“祖沖之號”超導量子計算機、“墨子號”量子衛星等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安徽成為國內最早布局量子科技與產業的省份之一。如今,安徽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與產業的雙高地。

    量子產業的繁榮是安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縮影。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前列,將深入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把科技創新勢能更多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

    安徽的新質生產力,“新”在何處?2024年,又將如何“上新”?

    激發創新活力 搶占科技、產業雙高地

    春回江淮,位于合肥西北角的董鋪湖碧波蕩漾。這里不僅是當地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也是安徽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

    過去十年,董鋪湖中不足3平方公里的“科學島”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0余項,建設和運行有多個國家大科學裝置。“科學島”負責人劉建國介紹,大科學裝置在“登頂”過程中,產生的階段性科研成果,可以不斷催生新應用技術、孵化創新產品。當前,“科學島”已累計實現授權發明專利2000多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合同總額超過11億元,孵化企業超過300家。

    科學島東南10公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為安徽持續不斷輸送著創新型人才。2019-2023年,該校畢業生直接就業人數為18440人。“在安徽就業的有5476人,占29.7%,遠高于其他地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說。


    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央廣網記者 周然 攝)

    同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安徽的“校地合作”的佳話也在接續上演。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原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2012年開始建設,已累計建成應用工程技術中心23家,聯合實驗室68家。與此同時,高標準建設的“科大硅谷”也迎來了新進展,今年除有多個未來產業項目簽約外,還完成了8支子基金實質性運營,總規模33億元。

    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將改革精神也作用到創新領域。在“科技大包干”改革中,安徽最大限度壓縮不必要的經費審批,讓科學家主導科研、有更多精力關注科研本身。同時,通過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改革,由科研團隊直接在市場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轉化質效。

    依托大院大所,一大批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在安徽應運而生。2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安徽兩項成果入選。此外,安徽過去一年還有一系列“高光時刻”: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又稱“人造太陽”)成功實現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這創造了托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式運行新的世界紀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突破千公里,“九章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突破255個光子操縱,均創世界新紀錄……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在熱核聚變技術研究方面屢破世界紀錄(央廣網發 合肥市廬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科技領先一步,產業領先一路。2023年,首個國家級“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落戶安徽,為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承載空間。根據全球權威機構最新發布的《全球未來產業指數報告》顯示,合肥在量子信息領域排名全球第2位、全國首位,量子專利累計申請量居全國城市首位。

    “目前,高新區量子信息產業已初具規模,集聚上下游企業60多家,數量居全國高新區首位。”合肥市高新區科技局副局長季超表示,為推動“量子+”生態培育,全國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應用最多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已經在該區建成運行。目前,已鋪設網絡光纖1147公里,保持超6億條密鑰可用能力,安全傳輸數據500億條,可服務11大系統、500多家單位、2萬余名用戶。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祖沖之號”同款超導量子計算機(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

    不只是量子,安徽在其他未來產業方面也在謀篇布局。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將開展通用人工智能應用生態構建行動,推進元宇宙應用場景平臺建設,統籌抓好聚變能源、化合物半導體、合成生物、人形機器人等產業培育,積極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

    今年2月,《安徽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方案(試行)》實施,標志著安徽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正式啟動。安徽省發改委高技術發展處處長任曉凡表示,未來幾年,安徽省將瞄準“7+N”重點領域和方向,累計建設10-30個先導區,打造未來技術創新策源地、創新成果轉化試驗地、未來場景應用引領地、未來產業發展集聚地。

    構建現代體系 打造產業“鏈”上安徽

    過去一年,安徽是汽車圈的一匹“黑馬”。據統計,2023年,安徽汽車產量近250萬輛,居全國第二,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省;2022年,安徽還排在全國第七位。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嶄露鋒芒,產量達86.8萬輛,占全國比重9.1%。

    “全國每出口4輛車就有1輛是安徽造。”安徽省發改委主任陳軍介紹,在7家整車龍頭企業帶動下,安徽建立起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產值達1.15萬億元。2024年一季度,汽車產業鏈再添重量級成員,福耀集團宣布將在安徽投資57.5億元建設玻璃項目。該項目被業界認為是安徽引進的最重要的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項目之一,將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國際競爭力。


    世界制造業大會已經連續6年在安徽舉辦(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要求推進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一鏈一策”打造高水平現代化產業鏈。

    當前,安徽多市都布局了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產業,一輛新能源汽車通過“3小時產業圈”就能被生產出來。

    合肥是能生產芯片、軟件等組成的“大腦”;約140公里外的蕪湖,可提供作為“心臟”的動力電池;而其西北200多公里外的阜南經開區,提供構成“身體”的一體化壓鑄機整車線束、電機精密注塑件、輪轂軸承……


    安徽某整車制造企業生產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央廣網發 張大崗 攝)

    “得益于這樣的產業體系,合肥比亞迪在2023年生產整車近50萬輛,產值突破600億元,在安徽各基地共實現產值近千億元。”比亞迪公司華東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安徽光儲產業營收規模超2900億元,躍居全國前三。放眼全省,“追光者”的腳步從未停歇——滁州的產業故事從鳳陽產的“一粒沙”開始,現已招引一批光伏產業頭部企業落戶;合肥實施“借光發展”戰略,涵蓋光伏產業的全部環節鏈;宣城斥資千億元聚焦打造“中國異質結光伏之都”,正在成為快速崛起的國內光伏產業新高地。

    繼新能源汽車之后,安徽又在下另一盤“大棋”——高規格布局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

    “今年,安徽正重點組織實施光儲產業的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鍛長補短、產業層級提升、產業生態優化、海外市場拓展、應用牽引場景示范、規范有序發展‘七項行動’。”安徽省經信廳廳長馮克金表示,到2025年,安徽光儲產業營業收入有望超過5000億元。


    一件件“安徽造”汽車、家電、光伏等產品從合肥港發往海外(央廣網發 牛維美 攝)

    此外,安徽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先進結構材料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也頗具規模,共集聚企業超2200家,實現營收4000多億元。數據顯示,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如今已達到四成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全省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以上。

    戰略性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是安徽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進展。“如果給安徽經濟畫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制造業增長勢頭強勁,戰略性新興產業引擎強勁。在一條條新賽道上,安徽新質生產力正加快成長。”安徽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乘“融長”東風 把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優勢

    2023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總量超過30萬億,總量接近全國GDP總量1/4,是全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加入長三角城市群已6年的安徽正借長三角“東風”,搭上“一體化”的快車,實現了“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發展。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長三角一體化是全省發展最大機遇,加快產業鍛長補短,把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左右逢源”的開放優勢。

    安徽省發改委長三角綜合協調處處長董楠認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為安徽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了各類先進優質的生產要素,特別體現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凈流入”上。


    中新蘇滁高新區是安徽借長三角的“東風”蓄勢進發的縮影(央廣網發 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供圖)

    吳韻淮風相融,滬蘇浙皖正緊握產業協作之“手”。在阜陽,越來越多的蘇州企業正奔“阜”而來,雙方在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實現合作與互動。在安慶,坐落于筑夢新區的長三角未來產業研究院,是安慶市與浙江大學合作的重點項目。在皖南,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剛剛批復,啟動區約10平方公里,聚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著力打造長三角綠色智造承接轉移集聚區。

    安徽與江蘇的3個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重要內容。成立以來,共簽約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超100個,總投資1200多億元。滁州南譙和南京浦口,一河之隔,既是“好鄰居”,又是“合伙人”。

    “雙方率先探索利益聯結機制,合作成立開發公司,按照8:2出資、7:3分成的方式運營。”南京浦口—南譙省際毗鄰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公司按照“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機制,打造合作產業園,并納入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劃,共同參與組建發展基金。

    從皖北到皖南,安徽正深度參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協作。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7821.6億元,占省外投資的60.1%,從滬蘇浙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049.5億元、占省外吸納技術的51.4%。

    不僅僅是資金、項目的凈流入,人才跨省創業“雙城記”的故事也在上演。招啟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也是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2022年年底,他領銜的先進直升機研發制造項目落戶滁州。

    “我們研究的傾轉旋翼機兼具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優勢,既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高速巡航、投遞大載重物品,未來應用場景非常廣闊。”在招啟軍看來,先進直升機項目的落戶有望帶動周邊形成一個航空的全產業鏈。


    寧滁城際鐵路開通讓“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提速(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

    業內專家指出,安徽深度參與長三角光伏、材料等領域科創分工協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舊存在。

    今年2月,《安徽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4年工作要點》發布,就深度參與區域分工合作等進行了部署。

    在科技協同上,安徽要深化與上海張江在同步輻射光源等裝置建設上的合作,構建長三角大科學裝置集群,加快建設“科大硅谷”等項目;在產業協作方面,將結合滬蘇浙發達的基礎研究水平,深耕智能網聯、車輛芯片等行業,不斷提升創新水平和成果轉化水平;在一體化重大交通項目實施上,將會同滬蘇浙加快數條跨省城際軌道交通等建設,并發力長三角水運一體化,提升省內港口物流能力,加強與下游江蘇、上海等地港口的聯系。

    “對標滬蘇浙,能快則快。”2023年12月,安徽省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作為長三角的一員,安徽要拉高標桿、奮力跳起來,力爭主要指標特別是經濟增速領跑長三角,進而實現與長三角平均水平差距減小、占長三角地區經濟總量比重增加。

    “創新”是基因,“產業”是優勢,“融長”是紅利。面對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安徽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一一破題。

    [編輯: 董磊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一级黄色片大全|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舔舔小核欲成欢|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成人狠狠色综合|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小h片在线观看|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2021乱理片宅它网| 最近免费高清版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一级毛片|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波多野结衣资源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很很躁|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jizz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18| 欧美一级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一人上面一个吃我电影| 正点嫩模大尺度写真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