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數字快車” 加速踏“云”而上
——和縣加速推進產業數字化系列報道之一
文圖/記者 黃瑩 見習記者 黃筱敏
通訊員 常興勝 杜佳佳
點擊鼠標,生產車間的閥門啟動,大罐內便自動進料;系統顯示溫度高了,點擊鼠標,生產過程便自動散熱。3月20日,在和縣經開區安徽硅寶有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中控操作員陳典汝雙眼緊盯電腦屏幕,時刻關注著生產流程動向。
“通過這個系統,我們的合成、過濾、精餾等工序都看得清清楚楚。”安徽硅寶有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永生介紹道。記者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上看到,每個生產車間都實現了實時監控,生產車間內的操作流程一覽無遺。
安徽硅寶有機硅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入駐精細化工基地。為了進一步擴大產能,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2022年6月,企業原址重建,一期項目于去年11月試生產,二期項目將于今年6月竣工。
“我們在重建過程中,將數字化工廠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通過使用智能化設備,用工量縮減了三成以上。”劉永生舉例說,在企業甲類罐區,以前自動化水平不高,只能采用間歇生產方式,由人工運送、裝卸原料和產成品。如今,通過技改升級,企業實現了“槽車—原料儲罐—生產線—成品儲罐—自動包裝線”連續化生產,并利用中控遠程操作,減少中間環節,提高了生產效率。
讓“制造”變“智造”,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步伐,成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聚焦方向。這一點,在齊魯制藥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化工”)能找到答案。
2019年,1200名員工,創造了8億元的產值。如今,還是1200名員工,產值卻翻了一番還多,達到17億元。華星化工的“法寶”是什么?那就是向新質生產力要效益。
記者走進華星化工綠色智能制劑包裝車間,現代化、智能化、高端化的氣息撲面而來。該車間采用智能包材管理系統,只需一名工人即可完成3條生產線的包材管理。不僅如此,該車間應用了ABB碼垛機器人,可同時完成3條生產線的碼垛,并通過移動小車將成品垛運送到車間外部,真正實現了減員增效。
乘“智”而上,踏“云”前行。在企業安防控制中心生產經營管理平臺上,當日實時生產量、月度生產情況等生產數據清晰可見。工作人員將頁面切換至生產指揮中心,各生產區域數據一一呈現,打開人員實時定位管理系統,人員分布情況一目了然。
“推進危險化學品智能化生產,是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華星化工智改數轉總工程師熊金華說,近年來,華星化工投入近億元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建設和設備引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數字化改造,讓生產更安全、生產裝置更穩定,提高了設備利用率,產品質量也得到進一步提升。”熊金華說,下一步,華星化工將進一步加大投入,籌備建設兩個高端生物農藥制劑車間,讓工廠更加“智慧”。
智改數轉,既是助企轉型升級之舉,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在和縣,越來越多的企業站上了數字化轉型“大舞臺”,踏“云”而上,與產業數字化實現了“雙向奔赴”。
(和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李成信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