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24“春游江淮請您來”宣傳推廣活動全面啟動。本報派出全媒體報道團隊,抒寫春色裝點的錦繡河山,采擷徽風拂動的文化情韻,定格業態競姿的多彩畫面,多聲部、立體式、全方位展示江淮春天的自然、生態、人文和高質量發展之美。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大唐天寶年間,涇川名士汪倫一封書信,引得“自由行”愛好者李白欣然而游,留下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賞花搭配春酒,按照當今話術,不僅成功地包裝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套餐產品,而且妥妥地打造了一個經典的旅游營銷案例。
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春天的色彩。自古以來,“春花”便代表著美好的時光、浪漫的情調,是文人吟詠的重要主題。
賞花,是自古以來中國人追求的生活美學。趕上花期,不早不晚,享受自然的無私饋贈。一期一會,恰似舊雨相逢。
春臨江淮百花鬧
春臨江淮,每年一度的熱鬧賞花季總是從梅花開始。冰雪初融,天地生機微露,梅花便倔強地綻開了笑臉,一叢叢、一簇簇,頂著微寒的春風傲立枝頭。
歙縣雄村鎮山坳里,循著盛開的梅花便能到達賣花漁村。村民的庭院里、門窗外,遒勁的梅枝和各色梅花裝點著每處角落。紅梅、白梅、綠梅,花雨成海,暗香浮動。
瑯琊山醉翁亭景區,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手植的“歐梅”,頂風傲雪千年,一樹潔白迎春,文學愛好者爭相前來“朝圣”,相約樹下尋找文思靈感。
梅花過后,隨著氣溫回升,百花鬧春,火熱開場。油菜花、梨花、櫻花、桃花、杏花、映山紅、芍藥花,紅的、黃的、白的、粉的、紫的,江淮大地沉浸在花的海洋里。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從古至今,春游踏青賞花,便是全民皆能共享的樂事。恣意怒放的花樹下,鋪展開一張淺色方格軟布,看藍天撞色芳菲的明媚,聽那燕子劃破天際的呢喃,感覺花瓣飄落臉頰的絲滑,方不負這行腳匆匆的春天。
碭山梨花如雪,岳西映山紅飄香,亳州芍藥花海絢爛,來安桃花似錦,黟縣油菜花田連綿……從淮北到江南,自皖西到皖東,花成了城的名片。人們提到一座城,便想到一種花;提到一種花,便聯想到一座城。
為一場花事,赴一座城市,是獨屬于春天的浪漫。
春意盎然賞花游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回大地,大自然仿佛打翻了調色盤,將豐富多樣、鮮艷繽紛的色彩潑灑在江淮大地上。新安江岸油菜花一望無際的黃,大別山之巔映山紅火一樣的赤,江淮分水嶺脊無邊桃花的粉,黃河故道上萬畝梨花的白,組成一幅幅顏色鮮明、風格清新的唯美圖畫。
肥東縣響導鄉萬畝桃林連綿成海,花開時節燦若云霞。鄉間村道上、民居瓦舍間,更流傳著一個個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孫權兵敗逍遙津后,在此得遇向導而南逃;曹植巡游困臥間,夢里感念甄宓而作《洛神賦》。漫步桃林,品味傳說,一場尋常花事,也成了尋古覓蹤的雅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望黃河故道,碭山百年老梨樹林中,梨花開時,如云似雪。每逢春至,高亢的淮北梆子響徹花海,激烈的斗羊民俗上演阡陌,濃烈的地方風味香飄農家,一場以梨花為名的節慶便集聚起五湖四海的游客。
春天的花朵,在詩人眼里是春天使者,在農家眼里是經濟作物,在游客眼里是醉人風景。以花的名義,相約春天里,絡繹不絕的游客不但帶來火熱的人氣,而且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旺盛財氣。
“春到徽州賞菜花”,一張享譽全國的旅游名片。黃山市打造徽州特色的油菜花景,在景區景點、鄉村周邊、公路沿線、河流兩側等地方,創建重點區域油菜示范片。從山地云海到層巒梯田,從古村落到新安江,形成一處處充滿創意、各具特色的油菜花海。濃郁的芳香飄進古村,高大雄偉的祠堂、高低錯落的民居散落在金色的海洋里,油菜黃和徽派民居特有的白墻黛瓦相互輝映,隨手一拍便是一張色彩鮮明的美圖。
多彩業態“花經濟”
馬頭墻沉浸在金色的油菜花田,茶樹叢中點綴著熾烈的映山紅,桃園掩映著黛瓦的農舍……“白+黃”“綠+紅”“粉+黑”,各種明媚的色彩齊聚春天里,熱烈地碰撞。花,是百搭的“原色系”。
宏村奇墅湖畔,油菜花開時節,西宏168國際超級越野賽鳴槍。各國參賽選手在如畫鄉村里奔跑,在金色海洋里揮汗,追趕花期去健身,上演一場暢快的“花田跑”。賞花搭配賽事,碰撞出熱氣騰騰的旅游體驗。
蕪湖古城中,一年一度的“花朝節”如約而至。拾花釀春酒、烹春宴,頭扎鮮花徜徉游園會,手捧插花參加雅集。賞花喚醒文化記憶,一段沉寂的傳統盛事在青年一代中重新煥發了生機。
鳳陽縣小崗村里,成片的桃花、梨花、櫻花在廣闊的田野上爭奇斗艷,昭示著鄉村產業旺盛的發展活力。住農家屋、吃農家菜、干農家活、購農家物,賞花拉來了品味鄉愁的游客,鼓起了鄉親們的錢包。
賞花,是文旅業態的催化劑。一場絢爛的花事背后,是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是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是不斷加快的鄉村振興,更是穩步提高的百姓生活。花為媒,生發出多彩的文旅項目,滿足游客多樣的旅游期待。漫步江淮,一路繁花,豐富的“皖美”體驗恰如這鮮艷繽紛的美好季節。
(本報記者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