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輪軸火紅。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交材)熱軋廠生產現場一片忙碌,一塊塊火紅的鋼錠在油壓機的沖壓下,變成一個個滾燙的車輪。
馬鋼交材熱軋廠(以下簡稱熱軋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廠以目標為引領,以算賬促經營,2024年1月車輪熱處理月產超6萬件,再次破紀錄,實現2024年“開門紅”。
那么,這些賬有哪些呢?
首先是工藝組產賬。車輪因淬火加熱或回火加熱溫差較大,裝爐空角度對有效作業率影響巨大,溫差40攝氏度需要空爐,影響近4個小時。對于此現實,熱軋廠在每周計劃預排前,積極和制造部計劃室溝通品種順序,盡可能小批量多品種組產,在不影響交貨期和后工序的前提下,縮減品種溫度梯度,提高作業效率。
其次是裝爐空間賬。車輪熱處理裝爐量決定了產線的班產效率。熱軋廠采用“高溫就低溫”和“低溫就高溫”的策略,在和技術中心一起評估后,在影響可控的前提下,實現裝爐量最大。
再次是故障時間賬。熱軋廠通過推進每月一個設備專項方案,全面開展隱患排查與治理,降低故障停機風險。1月份實施設備緊固專項方案,檢查、緊固要求圖示化,責任到崗位,實行閉環監督管理,有效降低了設備故障率。此外,推進小故障自處理激勵機制,月壓減故障時間180多分鐘。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車輪三線熱處理故障率1.55%,為近三年最低。
最后是設備節奏賬。車輪三線熱處理通過對機械手各個動作進行分解,優化機械手每個動作加減速程序,淬火節奏平均提升4秒,常規車輪提升30件/班。僅車輪三線車輪熱處理月產突破3.5萬件,兩條車輪線車輪熱處理合計月產超6萬件,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在馬鋼交材車輪三線車輪檢測作業二區,偌大的廠房中,成品檢測二工位2臺高大的機械手格外引人矚目。紅色的“寶羅”機器人不斷識別、抓取車輪,放置在配套的小車內,小車依次推行至檢測員的面前。明亮的燈光下,銀色的車輪熠熠閃光,靜待檢驗。
張啟龍是馬鋼交材檢測中心車輪檢測作業二區丁班班長,除夕這天正好輪到他們班組上小夜班。
“除夕夜,我們班組沒有人請假,全部按時到崗。正是因為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馬鋼交材的產量才能節節攀升,成功突破月產6萬件大關。”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欣喜。
文圖/記者 鄔剛 通訊員 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