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合肥2月18日電 (記者陳華)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安徽舉行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這次全省“新春第一會”上,民營企業家成為毫無疑問的主角,站上了會議的絕對“C位”。會議給出的明確信號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安徽有著“比以往更高程度的重視”。
這次會議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形式召開,安徽省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在主會場出席,各省轄市、縣(市、區)均開設分會場。會議現場通報表揚全省100家優秀民營企業、100位優秀民營企業家。受表彰人員胸戴大紅花坐在會場中心最醒目的位置,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受邀上臺發言。
作為發言代表之一,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屈明亮毫不掩飾對安徽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政務服務的感激。她說:“乘著安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東風,比亞迪也乘勢而上,得到了快速發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亞迪在安徽的發展歷程可以用“現象級”一詞來形容。2021年7月9日,比亞迪整車項目落戶合肥長豐。項目從談判到簽約僅用時23天,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42天,從開工到投產用時10個月,產值過百億元用時5個月。2023年,合肥比亞迪生產整車近50萬輛,實現產值突破600億元。
在安徽,民營企業受到如此高規格“禮遇”其實有其政策和行動上的“慣性”。202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8條,提出“3個70%”要素保障機制,即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其中政府性引導基金投向民營企業的占比70%左右;保障用地需求,統籌全省新增建設用地、存量建設用地支持的民間投資項目比重在70%左右;保障能耗需求,全省每年新增能耗支持的民間投資項目占全部項目比重在70%左右。
同時,安徽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制度,主要負責同志常態化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完善民營企業訴求直達機制,分門別類推動問題解決。
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云峰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代表在發言時直言,合肥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真心實意幫企、真金白銀惠企、真招實舉助企。
不用企業自主申請,涉企優惠政策就能“免申即享”;一份企業信用報告可以讓企業少跑40個部門……當前,安徽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更是推出一系列標志性舉措,推動市縣建立常態化為企服務機制,加快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