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鄭蒲港新區姥橋鎮菜農胡居龍開著電動三輪車,如約來到了和縣臺創園綠緣溫室科技有限公司。他此行的目的是“提貨”——五千多株承載著希望的小辣椒苗。
育苗大棚外寒意陣陣,大棚內卻溫暖如春。放眼望去,苗床上鋪滿了各類小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翻開溫室車間播種記錄表,工作人員根據胡居龍家的播種記錄,在偌大的育苗車間快速定位到了育苗位置后,拿出育苗專用箱,端起育秧盤,小心翼翼地將育秧盤放入箱內,包裝、裝車。
不一會工夫,胡居龍的電動三輪車上就被裝得滿滿當當。3個月前,胡居龍送來了辣椒種子,并和綠緣簽訂了訂單育苗合同。如今,小苗已經孕育成熟,只待取回種入自家田地。
“這里育的苗質量好,成活率高,成果品質也好,今年已經是第8年和他們合作了。”胡居龍的兒子胡小波告訴記者,自家有10畝地,種了辣椒、冬瓜、西瓜等,多年來一直委托綠緣代為育苗。
取了苗,簽了字,胡居龍開著電動三輪車笑呵呵地離開了,“后面還有一批苗即將孕育成熟,過段時間再來取。”
忙著接待客戶,忙著管理苗床,還要忙著棚區的基礎設施改造,綠緣溫室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明傳忙得不可開交。“目前,我們主要培育辣椒苗、西瓜苗、茄子苗、番茄苗等,預訂苗的不僅有本地客戶,也有外地客戶。”劉明傳說。
菜農自己也會育苗,為何還要選擇“工廠”代育?和縣農業農村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常聰向記者道出了緣由。
“育苗‘工廠’運用自動控溫系統、自動補光系統、水肥一體化技術、物聯網等現代化設施育苗,這種大規模的集約化育苗可以降低成本,育苗質量較好,深受廣大菜農的喜愛。”常聰說,和菜農普通的大棚相比,工廠化育苗中心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育苗產品供不應求,“工廠化育苗同樣也是和縣蔬菜產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環節,我們通過巡查指導和跟蹤服務,開展‘壯苗’行動,為全年蔬菜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悉,作為傳統蔬菜生產大縣,和縣高度重視蔬菜產業發展。目前,和縣擁有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工廠化育苗中心,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4個,現代化智能育苗溫室面積達40萬平方米,并建有配套的高架苗床、燃氣鍋爐、水簾降溫、自動霧噴、嫁接室、愈合室、催芽室等輔助設施,擁有自動化播種流水線6條,年育苗能力達5億株,有效滿足了和縣及周邊近10萬畝設施蔬菜生產種苗需求,為廣大菜農畝均節約育苗成本近40元,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畝均節約成本近220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支持育苗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在育苗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種苗生產方面進行扶持,不斷提升蔬菜產業質量和效益。”常聰說。
文圖/記者 黃瑩 通訊員 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