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全市扎實推進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建設大會召開,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
會議在我市廣大干部群眾中特別是宣傳文化系統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奮力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此次大會的召開,對我市文藝精品創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讓我們備受鼓舞,也滿懷期待。”市委宣傳部文化科科長高秋成表示,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團結凝聚我市文藝工作者,圍繞以中國夢為主題的現實題材、以重大歷史人物和事件為主題的重大題材、以馬鞍山長江文化為主題的地域題材、以百姓生活為主題的民生題材進行創作,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效益,擇優扶持、嚴格管理”的原則,對我市文藝精品創作進行扶持獎勵,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為加快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作出更大貢獻。
“大會的召開,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培植了沃土、凝聚了力量、筑牢了根基。我們將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文明創建常態化、制度化水平。”市文明辦文明創建協調科副科長鮑健表示,將大力宣傳貫徹《馬鞍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持續推進文明創建體系化、常態化、項目化、標準化、信息化、法治化建設,廣泛開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等行動,加強文明村鎮動態管理,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力爭文明創建工作保持全國第一方陣,縣級全省文明城市實現全覆蓋,努力打造全域文明和諧高地。
“此次會議的召開,對我市推進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形成了詳細的‘時間表’‘施工圖’‘責任書’。”在馬鞍山日報社融媒體中心視覺影像部主任儲燦林看來,馬鞍山日報作為黨報,承擔著傳播黨的聲音、傳遞黨的主張、正確引導輿論、反映群眾呼聲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他將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持守正創新、積極踐行“四力”,通過鮮活的筆觸和鏡頭,寫出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推出更具政治高度、思想廣度、行業專業度、目標精準度、優質創意度的融媒體產品,在講好馬鞍山故事中,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過去三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共安排文化發展及宣傳經費支出16.46億元,專項用于重點文藝項目扶持、城市形象宣傳等各項文化事業推廣活動。”市財政局教科文科科長馬駿表示,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將積極發揮財政職能,為加快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市財政部門將加強資金統籌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投入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創新文化資金籌措新機制,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項目;聚焦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持續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領域重點項目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構建常態化、多元化的資金監督機制,規范資金分配和使用,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
“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宣傳推廣。”市文旅局市場開發科科長陶凌表示,今后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積極打造“詩意之城馬鞍山”文旅主題形象宣傳品牌,以積極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為重點,堅持系統營銷、全面營銷理念,進一步提升馬鞍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更多本地優質文化和旅游產品向外輸出,推進與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網紅達人的合作,組織開展直播帶貨等各種新型營銷推廣活動,促“網紅”為“長紅”,變“流量”為“留量”。
“此次會議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指明了方向,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馬鞍山廣播電視臺產業發展部主任朱勇說,馬鞍山廣播電視臺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馬鞍山長江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時代文藝精品力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效,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品牌,以文化為內涵,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展示馬鞍山形象,為扎實推進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建設添磚加瓦。
“我們將繼續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深度挖掘和提煉文化品牌內涵。”安徽江東文旅康養集團董事長范文江表示,該集團將以采石磯景區等長江文化資源為核心,拓展文旅產業鏈,推動采石磯景區、采石古鎮、長江不夜城等資源聯動發展;合理布局各類景點及旅游項目,打造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性強、附加值高的優質文旅融合項目;擦亮“采石磯、凌家灘、李白”三大名片,謀劃全域旅游智慧系統、動畫電影、元宇宙等文化產業項目,深入開發翠螺山、荷包山、望夫山等文旅資源,突出打造長江水上旅游項目;深化與文旅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發展“文化+”產業,為我市文化旅游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 任德玲 鄧婷婷 張令琪 劉小慶
見習記者 陶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