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文明鄉風拂面而來,廣場上載歌載舞,院落里歡聲笑語……12月21日,來到博望區丹陽鎮,就像走進了一幅文明和諧的絕美畫卷。地處皖蘇邊界的丹陽鎮堅持“五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圍繞鄉村建設、社會治理、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工作持續發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蝶變成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魅力小鎮。
寬闊筆直的馬路穿鎮而過,路兩邊綠化帶中,高大的喬木與整齊的紅葉石楠錯落有致,郁郁蔥蔥;沿路交通標志、標識清晰醒目,車輛行人通行有序……如今的丹馬路變得讓很多丹陽人不敢認,嚴重破損的路面不見了,一下雨就成“河”的坑洼消失了,路寬了,景美了,走在路上,心情格外舒暢。
路的改變是丹陽鎮“蝶變”大片的一幀。過去,人們到丹陽鎮,印象最深的是線纜密布,半空中成了“盤絲洞”,橫七豎八的纜線到處都是。如今,丹陽鎮大街小巷上空干凈清爽,飛線亂象得到有效整治。今年以來,丹陽鎮按照“先主次干道、后背街小巷”的順序,實行“條目式”整治,對空中飛線、亂線進行梳理捆綁,清理廢棄線纜,消除安全隱患。
作為省界鎮,丹陽鎮最讓“鄰居”南京人拍手稱贊的變化,發生在農貿市場。丹陽鎮農貿市場正好在省界牌旁,丹陽人和南京人都到這買菜。過去,菜市場光線暗、地面總是濕漉漉的,讓人“敬而遠之”。現在,經過標準化改造后,菜市場寬敞明亮,地面干凈整潔,各種新鮮瓜果蔬菜擺放有序。“逛菜市場就像逛超市,現在我們每天都來買菜購物。”正在市場里買菜的陶芳笑著說。
環境改善了,百姓的精神生活也豐富起來了。丹陽鎮注重文化陣地建設,分別在12個村建設了文化廣場,設置了文化墻、文化長廊,將文化墻、文化長廊作為宣傳政策、弘揚美德教育、傳播精神文明的主陣地。
“今年,我們聯合鎮文化站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幾乎每周都有。上周舉行了拔河比賽,這周準備開展登山活動,還有腰鼓、太極拳、戲曲演出等,老百姓都可以報名參加。”丹陽鎮宣傳辦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活動既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我們將在改善生態環境、培育文明風尚上持續發力,打造宜業宜居的和美丹陽。”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朱萍萍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