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試點高校產業工程師學院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定抓好六項重點任務,加快培養我市產業發展急需的工程技術人才,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根據《意見》,到2025年,我市試點高校產業工程師學院學科專業設置進一步優化,功能定位與產業匹配度進一步提升,產業工程師學院覆蓋專業達30個以上,參加工程師學院培養的在校學生達10000人以上,產業工程師學院建設成為全省示范品牌。
深化教學改革。試點高校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和高端緊缺人才開發目錄,不斷完善高校專業申請動態調整機制,著力推動專業設置與我市企業需求、產業升級、區域發展相匹配;相關部門引導我市行業企業會同試點高校深度參與教材編制和課程設計,推動課程內容與產業職業標準、生產流程、項目開發等需求科學對接。
推進“產教融合”。大力實施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雙聘雙掛”計劃,打造“雙師型”師資人才;鼓勵試點高校和企業整合資源,共建研發中心,圍繞我市產業技術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強化校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項目孵化等工作。
建設公共實訓基地。共建共享一批高標準的公共實訓基地,將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等嵌入人才培養環節和企業生產過程。借鑒長三角先進地市做法,建立大學生實習周轉基地,對接企業和高校,統籌做好各項服務。
加強實習基地(點)建設。鼓勵開發園區、創業平臺、企業與試點高校共建大學生實習基地(點)。對符合條件的實習基地、實習點,按照相關標準給予相應資金補貼。
加強財政獎勵扶持。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專項用于試點高校產業工程師學院建設、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師學院畢業生留馬就業獎勵等。
完善職稱評審體系。市人社局指導試點高校產業工程師學院建立中級(初級)工程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督促各高校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歷培養特點,完善職稱評審標準、規范評審程序、優化評審流程,加強對學生表現、實踐業績等重點環節考察,確保評審結果得到學生、企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據介紹,2021年,在省人社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馬鞍山學院試點建設全省首家高校產業工程師學院,在辦學管理、人才培養、職稱評審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打通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的融合通道;去年8月,首批277名畢業生中,有213名經評審認定獲得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今年,我市將試點范圍又擴大到安徽工業大學、皖江工學院2所本科院校;11月底,馬鞍山學院產業工程師學院第二批申報職稱評審191名畢業生中,有178名獲得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安徽工業大學產業工程師學院首批申報職稱評審82名畢業生中,有76名獲得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
記者 況安軒 通訊員 施恒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