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在市委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強調
堅定必勝信心大戰四季度奪取全年勝
推動各項工作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錢沙泉吳桂林出席
10月31日,市委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市委書記袁方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和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三季度工作會議要求,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會部署,扎實推進“七個強市”建設,堅定必勝信心,保持工作狀態,大戰四季度,奪取全年勝,奮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推動各項工作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錢沙泉、吳桂林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化鋒通報前三季度重點工作情況。
袁方在講話中指出,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抓項目、拼經濟、促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逐月回升、逐季進位,經濟運行呈現“恢復、向好、提速”之勢,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基礎。工作中,各級干部深入踐行新發展定位,扎實推進主題教育,結合開展“五大”和“六破六立”大討論,經常性對照檢視“五問”,以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定位來推進工作,堅持抓招商、拼項目,抓產業、搶風口,抓創新、聚人才,抓服務、優環境,抓民生、穩全局,抓作風、提狀態,勇往直前,干勁十足。當前,全市經濟發展“形”穩、“勢”好,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累積增多。各級各部門要堅定信心、保持韌勁,咬定目標不放松,以志在必得的意志決戰四季度,奮力奪取更大勝利。
袁方強調,四季度是全年決勝期,做好四季度工作至關重要。要按照建設“七個強市”的部署,緊盯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乘勢而上、攻堅沖刺,以爭創一流的志氣奪取全年勝,確保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圓滿收官。要在項目建設上攻堅沖刺,強化招大引強,以“虎口奪食”的氣魄拼搶大項目、好項目;持續深化“七未”項目攻堅,推動項目快落地、快建設;緊盯上級政策,加強項目謀劃,做好前期工作,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大盤子”。要在做強產業上攻堅沖刺,持續推進制造業倍增,打造“1+3+N”產業融合集群升級版,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堅定不移支持和服務馬鋼,精準切入戰新產業、未來產業細分領域,深度融入長三角產業鏈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在培育企業上攻堅沖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強化數字賦能、科技賦能、人才賦能、金融賦能,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要在擴大需求上攻堅沖刺,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加快發展文旅產業,全力支持民間投資發展,大力開拓出口市場。要在優化環境上攻堅沖刺,發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優化服務鏈、政策鏈、要素鏈,扎實開展“企聲響應”專項行動,“一企一策”服務企業,全力保障要素需求,實實在在幫助企業和基層解決問題。要在鄉村振興上攻堅沖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推進“一縣一特”全產業鏈建設,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深入推進“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建設精品示范村,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要在環保整改上攻堅沖刺,加強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扎實推進突出問題整改質量提升、群眾“家門口”問題整治等五個專項行動,有效防治秋冬季大氣污染。要在改善民生上攻堅沖刺,落實“民聲呼應”長效機制,推進“民呼我應惠萬家”專項行動,補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養老、住房、物業、城鄉供水一體化等領域民生短板,“一戶一策”幫扶特殊困難群眾。要在風險防控上攻堅沖刺,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袁方強調,現在距離全年收官只有2個月時間,要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做到有力推進、穩定有序。要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把實的要求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持續深化理論學習,推進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深化整改整治,建立長效機制,實打實解決問題。要抓好工作對賬交賬,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梳理全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加大調度推進力度,確保落地見效。要周密籌辦重大活動,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確保安全有序開展。要總結經驗做法,爭取獲得更多國家和省級督查激勵。要深入謀劃明年工作,把形勢政策分析透、把目標任務謀劃準、把重大項目儲備好,為明年開好局奠定基礎。要抓好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領導班子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團結一致,奮力拼搏,形成合力,作出示范,引領全市上下形成風清氣正、團結干事的良好局面;領導干部要落實“忠誠干凈擔當”的要求,堅持沉住氣、多通氣、不俗氣、樹正氣,一門心思干好工作,自覺做到“忠專實、勤正廉”。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會議通報了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創新型城市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安全生產、制造業倍增攻堅年、投資“賽馬”、招商引資“賽馬”、《民聲呼應》辦理情況。和縣、鄭蒲港新區作了交流發言,花山區作了反思發言。
記者 柴勝松 劉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