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測量、振動測量……伴隨著一陣“滴滴”聲,9月13日上午10點,在皖能馬鞍山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皖能發電)發電機區域,集控運行巡檢員完成了上午第二次巡檢,各項數值在集控中心大屏上不斷閃現跳躍。
此時,廠房內溫度高達42℃,改造后的2號機組正開足馬力運行。廠房整潔、設備锃亮,發電機和汽輪機正在轟鳴運行,動能轉換成電能源源不斷地通過高壓線路傳輸到千家萬戶。
幾個月前記者探訪時,2號機組還處在系統分解、檢修改造階段,工人們夜以繼日加緊改造,廠區的電子大屏上每天記錄著檢修工期倒計時數字。如今,汽輪機通流改造項目已順利完成,進入試運營和性能試驗階段。
皖能發電位于花山區沿江綠色經濟走廊,是安徽省主力發電廠之一。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推動煤電節能減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和我市規上工業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投入8450萬元實施汽輪機通流改造項目。
據了解,對汽輪機高中低壓三缸進行通流改造后,將有效降低熱耗率,污染物排放也會再創新低:1臺機組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67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66萬噸、二氧化硫約227噸、氮氧化合物約200噸,預計每年增加收益2500萬元,有力推動增產增效、節能減排,為企業安全穩定運行、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為確保充分的實施空間,本項技術改造安排在2號機組投產第二次大修期間,即3月中旬至6月中旬,與其同時開展的還有公用系統DCS技術改造、TSI改造、發變組保護改造等十多項資本性投資技改項目,時間緊、任務重。花山區多部門成立工作專班,主動上門對項目建設提供貼心服務,給皖能發電總經理洪軍留下了深刻印象,“90天大修期間,每當遇到堵點、難點,工作專班都會為我們紓困解難。”
特別是當了解到企業存在技改資金壓力,花山區發改委主動對接,幫助企業成功申請1270萬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成為全省唯一一家獲得該項補助的火力發電企業。“8月30日我們收到這筆資金,立即用于企業支付設備改造費用,大大提振了企業上下的信心和底氣。”洪軍說。
當前,皖能發電汽輪機通流改造項目按期完成,6月13日機組并網發電一次成功,實現迎峰度夏電力保供,計劃9月20日完成改造性能測驗,為這一重點項目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重點項目按下“快進鍵”,見證了政府真金白銀精準惠企的決心。今年以來,花山區緊扣企業發展需求,主動服務,靶向施策,用營商“軟”環境培育發展“硬”實力,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和底氣,不斷推動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今年以來,該區共為7個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3824萬元,為數十家企業爭取并獲得2022年度省級、市級技改等各類獎補資金2000多萬元。
文圖/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朱琳 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