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文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市鄉村振興干部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扎實開展思想大解放、環境大優化、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和“六破六立”大討論,經常性對照檢視“五問”,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拉高標桿、奮勇爭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高質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楊文旭表示,近年來,全市鄉村振興干部扛牢政治責任,堅持人民至上,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戶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886元增至2022年的17400元,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28個出列村村均經營性收入從2014年的1.54萬元增至2022年的89.96萬元,脫貧地區的發展面貌明顯改善,脫貧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成績來之不易,但絕不能小進即滿、小富即安。”楊文旭說,今年已進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五年過渡期的第三年,正是承上啟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全體鄉村振興干部將始終堅持一年接著一年干的恒心定力、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目標要求,拉高標桿、自我加壓,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
拉標桿,勇于擔當走在全省前列。楊文旭表示,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和摘帽不摘監管。堅持“嚴”的總基調,采取“月提示、月點評”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工作責任不松、推進力度不減、考核標準不降,確保各項指標持續走在全省前列,為我市打造全省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貢獻力量。
守底線,堅定不移防止返貧致貧。楊文旭表示,將聚焦農戶家庭收入、“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重點環節,組織開展防止返貧集中排查,將符合條件的農戶納入監測幫扶開展幫扶。持續完善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干部走訪排查、部門數據篩查預警機制,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確保不發生返貧致貧。
固成果,千方百計促進脫貧群眾增收。楊文旭表示,將緊盯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加大財政銜接資金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力度,大力扶持含山大米、運漕預制菜、和縣綠色蔬菜、當涂水產、鄭蒲港瓜蔞子等特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通過點對點輸送崗位、創建幫扶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渠道實現穩崗就業,確保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工資性收入持續穩定提升。
促振興,蹄疾步穩推進有效銜接。楊文旭表示,將健全“1+57+N”銜接政策體系,完善定點幫扶、結對幫扶、駐村幫扶、社會幫扶、縣域結對幫扶“五大幫扶”工作機制,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責任、政策、工作落實到位。全面落實“四個優先”要求,重點圍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鄉村建設行動和移風易俗等內容,深入挖掘和總結提煉特色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模式和經驗做法。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陳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