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羅中琳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杞柳踏上“出國路”、濕地成了“會客廳”、新興產業“立潮頭”、擦亮巢湖“亮名片”……八月份的江淮皆是“火熱”場景,三年前的殷殷囑托安徽牢記在心。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安徽考察調研,先后來到阜陽、馬鞍山、合肥等地,深入防汛救災一線、農村、企業、革命紀念館等,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防汛救災一線人員,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強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為安徽發展全方位把脈定向,深刻指明了安徽發展的優勢所在、機遇所在、動力所在、使命所在和任務所在。三年來,全省上下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阜陽:潁淮河畔奏新章
興水利、忙生產、促振興……潁淮大地千帆競發,眾功皆興。莊臺上、田埂間、車間里……奮斗中的身影,都有著相同的美好回憶——2020年8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陽市考察。
“把70年來治理淮河的經驗總結好”“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積極應對自然災害,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根據蓄洪區特點安排群眾生產生活,揚長避短,同時引導和鼓勵鄉親們逐步搬離出去,確保蓄洪區人口不再增多”……近年來,阜陽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感恩奮進,蒙洼蓄洪區的人們聚水利之智、促安穩就業,探旅游路徑,興特色產業,一幅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畫卷正次第展開。
湯湯淮水,浩浩東流,王家壩抗洪紀念館內,一張張圖片、一段段影像叫人駐足停留,匆匆離鄉,步步回眸,一個個蒙洼蓄洪區群眾主動舍棄、暫別家園的瞬間讓“王家壩精神”變得立體。
“我們繃緊‘防大汛’這根弦,每天巡查水閘管理區域,發現問題及時消除,確保水閘工程始終處于良好狀態。”王家壩閘管理處負責人張家潁介紹,工作人員隨時關注天氣和水位變化,適時調整防汛應對措施,做到預判水情、科學防汛。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
8月15日,阜南縣郜臺鄉,安徽德潤工藝品有限公司,編織間內,數十工人,動作熟練,趕制柳筐,仔細瞧去,竟有十多位老人,負責人張朝玲介紹,廠里總共老人30多位,工作生活兩不誤,在家就管掙錢,平均一人年收入2萬元。張朝玲說公司效益不錯,她遙遙一指:“這些成品柳筐將被銷往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細細柳條,編出幸福生活,“水中珍珠”,也能變成致富“鑰匙”。看著基地水域被芡實葉片裹上層層綠衣,任超笑容滿面?!?月開始第一茬,直到9月底,總共可收12茬,一天能收幾百斤。”他說,芡實基地帶動了村民務工50多人,人均年收入1.5萬元。
“坡上綠草坡下花,水底魚兒水中鴨。”通往西田坡莊臺的主干道打通了,路面也實現硬化,新建的停車場、小廣場為群眾生活提供了便捷。隨著阜南縣政府大力推進莊臺“五化”(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建設、居民遷建和“四小園”建設,小小莊臺變“妝臺”,實現了美麗“蛻變”。
西田坡莊臺
莊臺人的觀念也在嬗變?!拔魈锲略瓉?24戶人家,現在只剩24戶。”曹集鎮黨委委員楊蕾蕾介紹,當地正利用莊臺獨特資源,發展采摘園、垂釣中心等項目,讓莊臺群眾吃上“旅游飯”。
近年來,阜陽市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去年,阜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1元,同比增長6.3%;全市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達14349元,增長14.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曾經在淮河流域活動過的老子對水有著精到的論述。如今,阜陽干群正以自強不息的斗志,順應自然定舉措,因地制宜促發展,變“水害”為“水利”,讓淮河成為推動阜陽乃至皖北地區蓬勃發展的助推劑、源動力。
馬鞍山:智慧“上馬”江岸綠
“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要把相關工作做到位”“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能夠把握機遇、順勢而上”……牢記總書記囑托,馬鞍山利用居中靠東、擁江近海的區位優勢,打造生態優、產業強、活力足、城鄉美、百姓富的長三角“白菜心”。
艷陽下的薛家洼,濕地風吹葉動,江面飛鳥翔集,觀景平臺、九曲步道,游客往來,留影打卡……如今,擦亮“鋼城”幸福底色的一江勝景,已成為當地新的濱江“會客廳”。
薛家洼區域整治前后對比圖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綜合整治后,拆除非法碼頭158家,整治散亂污企業756家,清退長江岸線約10公里、灘地1000多畝,5146條漁船全部拆解,1.1萬漁民轉產上岸。薛家洼“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得以重現。
8月16日,濱江濕地公園,步道上,張春英正和工友進行保潔作業,家住薛家洼附近的她曾在江邊打魚21年。“上岸后,我和愛人在這有了穩定的工作,也兼職護魚員,每月有3000元左右穩定的收入?!苯哆?,對薛家洼有所了解的游客汪先生也特意和家人來這散步?!熬吧苊溃⒆佣疾辉缸?。”望著遠方正在嬉戲的孩子,這位同樣來自長江沿岸的蕪湖友人也給兄弟城市的生態蛻變豎起了大拇指。
水清了、魚多了,鳥來了,人氣也旺了。馬鞍山市江東文旅康養集團總經理呂龍說,“如今,在薛家洼散散步,去江邊吃個農家樂,再到不夜城逛一逛已成為當地人的休閑新方式?!?/p>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2021年6月,馬鞍山市入選國家首批海綿城市示范市。兩年來,將海綿城市建設與“治水、治城”相融合,積極打造“長三角濱江多雨工礦型”海綿城市示范,馬鞍山已形成完備的分層分級管理體系,提升了生態環境治理水平。
變化的還有寶武馬鋼,它的轉型是馬鞍山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機器換“人”、工藝換“智”、管理換“腦”、發展向“綠”。8月16日下午,中國寶武馬鋼特鋼公司新特鋼項目現場,高大鋼架縱橫交錯,線材產品在智能小車的運送下在機械臂上傳遞,隨后被精準“分配落戶”……這便是新特鋼2號高線的智能立體庫。
中國寶武馬鋼特鋼公司新特鋼項目智能立體庫
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指出,要把握自己的優勢,順應當前企業現代化發展的潮流,在現代企業改革發展中,特別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把握機遇、順勢而上,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新特鋼項目圍繞‘綠色、智慧、精品’理念,加速建設世界一流優特鋼精品基地?!痹擁椖控撠熑吮硎?,目前,馬鋼新特鋼項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竣工投產,二期工程計劃于明年12月前投產,產品重點瞄準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等中高端產品市場。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馬鞍山市考察時作出把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的重要指示。三年來,馬鞍山市牢記總書記囑托,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2020年以來,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成為全省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獲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正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如今,馬鞍山人可以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合肥:巢湖之畔萬象新
“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態濕地保護好”“要繼續夯實創新的基礎,鍥而不舍、久久為功”……2020年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市考察調研。諄諄囑托,耳畔回響,三年來,合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巢湖綜合治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今,巢湖之濱水清岸綠,濱湖之畔萬象更新,科創之城產業集聚。
8月17日下午,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蘆葦映日,綠意蔥蘢,景美如畫,高溫下,55歲的王仕和正巡視負責片區生態情況。家住附近長臨河鎮的他說,自2016年十八聯圩濕地啟動建設后,自己和鄉親們遷入新居,完成從“捕魚人”到“護林員”的轉變,現在收入更穩定,生活更安心。
近年來,合肥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生態濕地蓄洪區的定位和規劃,統籌抓好防洪和治理工作,大力發展生態型產業,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加優質的生態產品和更多的生態紅利。
經過不懈努力,總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投資近60億元的環巢湖十大濕地初步建成,宛若一條“翡翠項鏈”,日均凈化水量可達120萬立方米,構建起巢湖保護的生態屏障。2022年,合肥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巢湖不僅是安徽人民的寶貝,也正被打造成合肥市“最好的名片?!?/p>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
除了巢湖這張名片,“科里科氣”的氣質正進一步塑造。近年來,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合肥市突出“第一動力”,牢牢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活水”,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產業聚集為主線,用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打造科技引領城市建設的主陣地,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2022年,合肥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較上年提升18位,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號,隔音泡沫鋁,人像復刻機、12.3英寸動態卷曲模組……安徽創新館頻頻“上新”。三年來,安徽創新館展品從1400件增加到2000余件,每年的參觀人次從12萬增加到45萬,累計發布的科技成果也從300余項達到3000余項。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運營公司董事長王倩介紹,安徽探索出國內首創的展示轉化交易一體化服務模式,打造了“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安徽科技大市場。
有了“創新之花”,還需結出“產業碩果”。走進位于長豐縣下塘鎮的中創新航合肥項目基地,只見這里廠房林立、車輛穿梭,一批“無中生有”“有中生優”的新興產業茁壯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7月3日,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使用的就是我們全球獨創的這款OS電池?!敝袆撔潞娇萍迹ê戏剩┕煞萦邢薰菊褂[廳內,公司總經理劉敏指著一個長方形的銀色鋰電池包介紹道。
中創新航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展覽廳一角
近年來,長豐縣堅持“重大項目重點保障”,中創新航合肥基地項目從簽約到開工不到3個月,從開工到產品下線11個月?!伴L豐速度”不斷刷新。隨著比亞迪、中創新航等重大項目的落地,眾多上下游配套企業紛至沓來,選擇在當地投資,有的已經實現投產。下塘鎮黨委書記樊邵斌介紹,下塘鎮正努力打造新能源企業全產業鏈。
一隅印證全局。有龍頭企業引領,合肥“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現象級產業地標逐步形成,進而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抓手、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2022年,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4.3%;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6.2%,創歷史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7.9%。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發展寄予厚望,兩次親臨考察,多次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為安徽發展全方位把脈定向,引領安徽實現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歷史性跨越,邁入了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
未來,安徽將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下好創新‘先手棋’”“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把好山好水保護好”“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注意保護好歷史文化”“實現正氣充盈、政治清明”十個方面要求,堅持不懈從中找方向、找指針、找方法,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家人、一條心、一起拼。江淮兒女既樂見風景也不拒風雨。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安徽大地必將凝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推動全省各項事業蓬勃發展?。ㄓ浾摺∶弦环病⑼醭晒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