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涉企違法犯罪,改進涉企執法方式;打造“一站式”服務,踐行“全時制”服務;成立“金盾助企服務團”,創新研發“警民通·馬上辦”系統……“往前站一步,主動擔一些”,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主線,成立為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及為企服務辦公室,制定全市公安機關服務企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60條措施等,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護企有實招、安企有力道、助企有干貨。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政務服務窗口上半年滿意度達99.59%,同比上升0.64%。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力度”
今年6月下旬,博望鎮某機械制造公司負責人報警,稱其廠房內的鋼材被盜。接警后,博望公安分局博望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通過連續調查走訪,民警最終確定系熟人作案并迅速鎖定嫌疑人楊某的身份。一方面,民警對楊某的活動軌跡進行分析研判,另一方面主動做楊某家人的思想工作規勸其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迫于壓力,楊某最終來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如實供述其盜取鋼材的違法犯罪事實并退還全部涉案贓物。
馬鞍山公安聚焦主責主業這個著力點,打好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主動仗”。建立重大涉企案件“領導領辦包保”和涉企案件“防偵破追”一體化工作機制,今年以來破獲各類涉企案件78起,為企業追贓挽損6.7億元。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偵辦“兩個一律”工作機制,對2023年以來侵犯馳名商標、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犯罪案件一律受理,對侵犯知識產權重要刑事案件線索一律專案經營。制作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名冊及18家易受知識產權犯罪侵害企業名錄,27家“迎客松”企業宣傳指導走訪全覆蓋,給予企業務實有效法治保障。
此外,全市公安機關還改進涉企執法方式,成立涉企執法“限時穩慎謙抑”專班,在法定權限內規范、柔性、精細辦理涉企案件,上半年涉企案件資金凍結率同比下降10%,涉企掛案全部清零。
政務服務便民利企“有溫度”
今年6月27日,馬鞍山某物業公司負責人史先生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政務服務窗口辦理自行招用保安員單位備案工作。由于準備工作不足,史先生忘記攜帶崗位職責及保安員管理制度等資料。窗口民警得知情況后,主動添加了史先生的微信,為其容缺辦理了備案流程,讓其回去后將相關材料通過微信發給他即可。回去后,史先生將材料通過微信發給了辦事民警。
“材料沒有帶齊,這要是放在以前肯定得跑第二趟,現在不用來回跑就把事情辦妥了,我要為馬鞍山公安‘容缺辦’點贊!”事后,史先生說道。
馬鞍山公安聚焦利企便民這個落腳點,開通公安政務服務“快車道”。設置“為企服務專窗”44個,為170余家企業提供集中辦、上門辦、延時辦、特事特辦等綠色通道服務290余次。推廣涉企業務“容缺辦”經驗做法,新增22項容缺受理清單,惠及公章刻制業、旅館業等特種行業企業245家。建設“詩城公安@24小時智慧警局”,全天候提供70余項警務與政務服務,滿足群眾非工作時間辦事需求。推行戶政業務“夜間預約辦”,為有緊急需求群眾提供夜間預約辦理人工服務,進一步填補“8小時”外辦事盲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馬鋼廠區等設置車駕管自助辦理終端,閉環提供查詢、體檢、換證等車駕管服務,惠及群眾5600人次。
此外,馬鞍山公安還探索“延伸型”服務。依托357個“網上警民議事廳”、66個“警企議事群”、13個“為企服務”警務室等實踐載體,發布提醒信息3500余條,調解矛盾糾紛190余起,排查化解企業安全隱患400余處。健全完善“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搭建跨部門聯席、政企對話平臺,破解民宿審批管理中與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壁壘問題,完成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等2750余條信息的一站式審批。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有強度”
日前,含山縣公安局“助企宣講團”聯合清溪鎮政府來到轄區同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輝紙箱紙品有限公司開展“平安課堂進企業,全民反詐保平安”宣傳活動,為企業員工講授反詐防詐知識,增強員工防詐“免疫力”。
企業的需求在哪里,公安服務就延伸到哪里。馬鞍山公安聚焦亮點品牌這個切入點,打出改革創新舉措“組合拳”。建強“金盾助企”團隊,建立“一警三派”機制,設立“護企110”專席,及時妥善處置涉企警情426起,回訪滿意度達100%。成立“金盾助企服務團”,24名業務骨干主動上門提供內保培訓、風險防范、隱患排查等服務,首批為375家易制毒化學品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業務申辦等集中培訓,為寶武馬鋼、蒙牛乳業等企業提供安防業務指導及普法宣傳教育120余次,惠及企業員工1萬余名。深化“跨省通辦”機制,與南京市公安局共建的“兩省一街”政務服務窗口,實行“日常聯絡、合作會商、互學互派、爭議協商”四項工作機制,提供戶籍類、居住證類、證明類和業務咨詢類四大類共12項公安政務服務。推進“無證明城市”創建,清理結婚證明、房產證明等非必要證明69項,不斷簡化群眾辦事手續。
馬鞍山公安還在全省率先推出“警民通·馬上辦”系統,整合匯聚數十項公安證照和政務證照信息,讓企業、群眾辦事從“持證”向“刷臉”轉變。截至目前,該系統已開具各類電子證照10000余份,發送證照到期提醒短信8.3萬余條。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謝靜 秦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