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鞍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2020-2022年,我市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63個,20億元以上項目123個,50億元以上項目28個,100億元以上項目7個;來自長三角地區項目753個,占比59.6%。
三年,丈量時間的長度,也見證開放的高度。
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全市域、全領域與滬蘇浙同頻共振;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8.6%,全市外經營業額連續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三年來,我市錨定“聚焦開放聯動高水平 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主題,敞開大門謀發展,開放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寬。
向東而行 融入長三角
8月3日傍晚,由中鐵上海工程局巢馬城際鐵路5標承建的巢馬城際鐵路江北段首孔箱梁成功架設,標志著巢馬城際鐵路江北段即將進入橋梁上部施工新階段。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眾多城市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馬鞍山也不例外。
機遇就在眼前,能否牢牢把握,體現能力,也考驗智慧。融“長”入“寧”,以“路”破局,這是我市在放眼周邊、審視自我后給出的答案。
▲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建設現場資料圖
一個個重大交通建設項目落子如飛,一張立體交通網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標注著我市交通發展的一次次強勁脈動。
▲寧馬城際鐵路建設現場資料圖
商合杭鐵路含山段建成投運,長三角首個鐵水聯運工程——鄭蒲港鐵路通車運營。巢馬城際鐵路、寧馬城際鐵路全線進入快速施工階段,揚馬鐵路(安徽段)可研報告獲批,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建設。連通南京祿口機場的馬濮路快速通道等一批省際“斷頭路”陸續打通,寧馬高速“四改八”、寧和高速加快建設。長江馬鞍山段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和縣“皖江港”、中心港區9號碼頭改擴建工程加快建設。
▲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資料圖
三年,長三角在變,馬鞍山也在變,但有一點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馬鞍山向東而行、通江達海。向東是夢想的起點,也是情懷的延續。
追夢,馬鞍山“一馬當先”。
三年來,我市與長三角地區規劃空間進一步協同。簽訂《南京都市圈規劃合作框架協議》,與南京市共同完成《寧馬一體化空間發展規劃研究》《寧馬交通一體化對接通道及中心城區重要交通干道系統用地預控研究》,將相關成果納入兩市國土空間規劃。
毗鄰區域進一步融合。實現寧馬所有毗鄰片區跨界一體化發展全覆蓋。一體化供水、警務合作、跨界醫聯體等10個兩地共建共享共治項目實體化運營。
產業協作進一步加深。我市推動中國寶武和馬鋼集團、浙江吉利和華菱星馬戰略重組。全市9個縣區、開發園區與長三角重點園區簽署17份合作協議,實現合作共建全覆蓋。
創新聯動進一步深化。我市全面啟動“青吳嘉馬”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工作;成立中國藥科大學等技術轉移分中心,共建南京大學(馬鞍山)高新技術研究院等,推進產學研合作及成果轉化落地。
生態保護進一步聯動。我市開展長江岸線綜合治理和“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與南京市簽訂森林防火、交界水域采砂聯防聯控合作協議,與南京、滁州簽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協作共管協議。
▲寧馬慈湖公交樞紐 資料圖
公共服務進一步共享。我市開通10條跨省公交專線,建成使用寧和公交換乘中心等公交樞紐;推動寧馬各類學校結對共建,推動全市各醫療機構與長三角知名醫院開展合作。
開放聯動 擁抱全世界
坐標烏茲別克斯坦,由十七冶承建的塔什干海螺5000t/d水泥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大干場景:500多名中方、外方工人正揮灑汗水,進行緊鑼密鼓的施工作業。該項目于2021年11月開工,計劃今年年底竣工?!澳壳疤幱诖蟾呻A段,后面將繼續按序時進度施工?!笔咭焙M馐聵I管理部部長夏顯勝介紹。
作為我市“走出去”骨干企業,近年來,十七冶深耕“一帶一路”市場,承建的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遍地開花。在科威特,由十七冶承建的“6.5環道路”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在安裝路燈、電纜設施,預計2個月內就能全面完工。該項目總建設長度18.5公里,合同價約22億元。
走出去的不只是“馬鞍山工程”,更多的還有“馬鞍山產品”。
▲馬鞍山海關關員對出口企業進行貿易安全指導 資料圖
馬鞍山綜保區,一輛輛貨車在綜保區與港口間來回穿梭?!案叻迤谝惶爝M出上百車次 ?!憋w遠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邢梁介紹,公司出口的產品主要為空調等白色家電和火車輪轂等。而據馬鞍山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出口空調貨值7.3億元,同比增長1486.3%。
走出去,天地闊。三年來,我市在穩定傳統貿易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外貿進出口額從2020年的58.2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66.7億美元,年均增長8.6%,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由561家增長到627家,年均增長4%,2022年,我市連續13年被評為“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成功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市外經營業額連續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外經營業額占比達80%以上。三年來,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累計3.9億美元,項目遍布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實際對外投資累計2004.6萬美元;勞務輸出累計1684人。
走出去,不僅需要“拳頭產品”,也需要開放型平臺。
▲馬鞍山綜保區 資料圖
2022年我市成功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為繼一江兩岸口岸開放、綜保區、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后,我市第四個國家級開放平臺。我市還成功獲批馬鞍山自貿聯動創新試驗區,大力推進先行先試,全面完成我市可復制推廣的137項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率100%。在聯動機制的創新引領下,馬鞍山自貿聯動創新試驗區兩個片區2022年實際利用外資9936.7萬美元,全市占比69.2%;外貿進出口總額23億美元,全市占比34.5%。
招大引強 未來更可期
8月11日,2023馬鞍山(上海)投資促進推介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此次推介會由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工商聯(總商會)共同主辦,長三角地區90余家企業負責人參與,現場共簽訂3項區域與科技合作協議項目和9個產業項目。
再把時針往回撥。
▲“投資馬鞍山行”活動 資料圖
今年5月28日,“投資馬鞍山行”啟動大會舉行。7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機構、創業團隊、商協會、智庫應邀而至。會上,馬鞍山正式啟動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計劃,首次授牌招商合作伙伴8家;現場13個項目簽約,其中9個為外資項目。
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馬鞍山正成為投資興業的一塊熱土。
▲泉峰高端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資料圖
數據顯示,2020-2022年,我市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63個,20億元以上項目123個,50億元以上項目28個,100億元以上項目7個;來自長三角地區項目753個,占比59.6%。泉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正奇20GW高效N型電池片智能制造產業化項目等一批百億大項目落戶我市。
▲正奇20GW高效N型電池片智能制造產業化項目效果圖 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簽約項目272個,固投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30個,固投20億元以上項目8個,固投50億元以上項目2個;新引進項目中來自長三角的項目54個,占比56.8%,順利實現“雙過半”目標。
近三年,我市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4026.9億元,年均增長8%;利用外商直接投資(FDI)26426.3萬美元,年均增長270.4%。上半年,全市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11589萬美元,位居全省第4,同比增長3.5%;全市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531.5億元,排名全省第5,同比增長6.8%。
風從海上來,潮起正揚帆。新一輪高水平開放浪潮洶涌,馬鞍山踏浪前行。
記者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