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修復濕地1087畝。截至目前,全市現有自然保護地7處,濕地保護率達51.96%。
一直以來,我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規范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努力提升全市自然保護地和濕地管理水平。今年初,我市正式印發《馬鞍山市全面排查整治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和重要濕地生態環境問題工作方案》《馬鞍山市開展違規侵占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制定出臺《馬鞍山市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衛星遙感監測點位核查問題整改驗收銷號管理辦法(試行)》,強化濕地資源保護,規范建設項目審核,堅持源頭守護濕地安全生態。
與此同時,我市進一步完善機制,規范自然保護地管理工作,通過明確主要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聚力打造統一、規范、高效的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自然保護地、濕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變“單打獨斗”為“聯合作戰”,構建林業部門牽頭抓總,水利、生態、農業農村等13個部門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
為不斷擦亮綠色發展鮮明底色,我市啟動《馬鞍山市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編制前期工作,積極推動項目修復。全市上下積極利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宣傳節點,在人流量較大的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集市、圖書館、風景名勝區入口等地開展線下宣傳活動,努力營造珍惜濕地、愛護濕地、共同守護濕地的良好氛圍。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甘嬋嬋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