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產品攻關項目,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一體推進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記者從7月27日召開的中共安徽省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將圍繞創新、“智造”、服務、人才、文化、資本、開放等七大生態建設,堅持把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
擁有奇瑞、蔚來、大眾、比亞迪、江淮等7家整車企業的安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較早的省份之一,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23年上半年,全省汽車產量102.6萬輛,同比增長43.6%,占全國汽車總產量的7.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34.2萬輛,同比增長87.8%,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的9%;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6%。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今年6月,安徽省發布多項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政策文件,明確到2025年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出口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超過40%。
“安徽將圍繞建設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開放生態,以共建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實施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產品攻關項目,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構建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一體推進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汽車類學科專業建設,引育汽車文化產業,組建運營汽車產業鏈投資基金,共建共享海外服務、物流和供應鏈體系,協同打造長三角汽車產業鏈生態,加快建設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浩說。(記者劉美子、吳慧珺)
[編輯:
吳傲飛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