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孫林順是中鋼天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工,他在一線工作20余年,雖有技術專利卻因學歷而無法進行職稱晉升。今年通過安徽省馬鞍山市探索的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改革,終于被破格評為二級鉗工。從江西來安徽漂泊多年的他,也因此獲得了相應的人才補貼,決定在這里買房安家落戶。
孫林順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新華社記者周暢攝
持續開展“唯帽子”問題治理,下放企業人才評價自主權,把是不是人才、是什么樣人才的“話語權”交給企業;60%以上經費用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60%以上項目由青年科技人才牽頭承擔;編制人才圖譜,精準招引“高精尖缺”產業人才;實現人才清單化服務,建立“助創專員”……
7月7日,安徽省召開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發展和創新高地工作會議,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強化重點產業人才支撐、拓展人才交流合作、營造拴心留人“養人”環境等做了詳細部署。
家鄉在寧夏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研究生孟穎,前不久參加了在蕪湖市舉辦的“慧聚長三角 共筑中國夢”青年學子交流營。她在結營儀式上說:“‘紫云英人才計劃’誠意滿滿、飽含溫情,無不體現這座城市對青年人才的友好包容。”
“慧聚長三角 共筑中國夢”青年學子交流營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周暢攝
蕪湖市的“紫云英人才計劃”,破解了以往人才政策“碎片化”問題。整合醫療、教育、人社等部門23項服務資源,建立惠企惠才政策網上超市,上線運行“蕪湖紫云英人才服務平臺”,實現人才政策“一站查詢”、人才補貼“一站領取”、人才服務“一站辦理”。蕪湖市還通過組建“紫云英”人才獵聘公司,綜合運用尋獵外包、承辦賽會等市場化手段,精準獵聘重點領域人才。
根據7日的會議精神,安徽省將通過定向招引萬千億產業人才、壯大地標產業人才隊伍、科教協同培養人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高校畢業生招引力度等5個方面,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一體推進。
同時,安徽省將從健全人才分級分類服務體系、實行人才清單化服務、提供外籍人才便利化服務、優化線上線下服務等方面,著力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務體系,不斷培育和涵養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圈”。著眼實現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讓各類用人主體和人才快速對號入座。
合肥市培育發展“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產業體系,圍繞產業所需持續開展合肥專班高校行、高校師生合肥行、“合肥請您來”等人才招引活動,推出單程車票免費、公交旅游免費、租賃住房免費等“三免”政策,促進人才來就業、成果來轉化。
用好人才是對人才的最大尊重。“我們始終信任人才、鼓勵創新,以開放包容的態度讓人才潛心研究、敢于試錯。”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云峰說,合肥市突出寬容自主用活人才,提高風險容忍度、新業態寬容度、人才認定自主度,創優服務環境留住人才。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安徽省通過完善人才分類評價制度、創新人才編制保障機制、加大授權松綁減負力度、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等方面,堅持體制內外人才一視同仁,突出創新價值、能力、貢獻導向,有效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想人才之所想、想人才之將想、想人才之未想。據介紹,下一步,安徽省將做好海納百川引人才、多措并舉育人才、千方百計聚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人才工作,加快打造人才發展和創新高地。(記者周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