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駕駛農機收獲小麥(央廣網發 沈云鵬攝)
科技特派員指導農民開展收割工作(央廣網發 沈云鵬攝)
科技特派員指導農民開展收割工作(央廣網發 沈云鵬攝)
在潁上縣魯口鎮朱臺村田間,村民在收獲小麥(央廣網發 沈云鵬攝)
收割后的小麥倒入農用車(央廣網發 沈云鵬攝)
央廣網阜陽5月25日消息(記者趙家慧 通訊員沈云鵬)五月人倍忙,小麥滿地黃,又到一年“三夏”豐收時。位于江淮平原的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今年種植149.9萬畝小麥已經到了成熟收割期。在萬里無云的蔚藍天空下,潁上大地處處涌動著金色的麥浪,麥田里機械轟鳴收獲忙,熟透了的麥子在機聲隆隆中脫粒歸倉。
5月23日,走進潁上縣魯口鎮朱臺村一片金黃的麥田里,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機械掠過的地方留下一排排整齊的麥茬。切割、剝殼、脫粒,在農機駕駛員的操作下一氣呵成,將小麥地收得干干凈凈,同時將小麥秸稈就地粉碎還田。
據了解,為做好“三夏”工作,當地提前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田管監測,加大農機手培訓力度,全力做好農機、農資、技術等各項準備工作,重點加強“三夏”農機調度和倉容騰空,并組織農機農技人員、科技特派員等深入田間地頭,切實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指導農民搶抓農時、加快機收作業進度,確保夏糧豐收顆粒歸倉、秸稈及時處理。
[編輯:
吳傲飛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