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農村——陵陽鎮沙埂村。人民網 王銳攝
從青陽縣九華山南麓一路南行,驅車不到20分鐘,就到了禮貌山。
沿蜿蜒小道拾階而上,半山腰處有幾十座上百歲“高齡”的古民居,墻體顏色斑駁,石板路有明顯修補過的痕跡。距古民居不到20米遠,一座高檔酒店仿佛從古民居中重新生長出來,有徽派建筑的特色,也有現代化建筑簡約的風格。
這里是青陽縣陵陽鎮沙埂村的一處舊址,也是游客在青陽的打卡新地標。
在青陽縣環九華鄉村振興五彩綜合示范帶建設工作的指引下,當地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古建筑與新建筑相融合,打造出新景觀。人民網 王銳攝
何為“五彩綜合示范帶”?青陽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超介紹,各個村莊資源不同、特色不同、發展狀況也不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2022年,青陽縣在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基礎上,啟動環九華鄉村振興五彩綜合示范帶建設。
依托現有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人文歷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基礎,串聯起6個環九華山鄉鎮,整合各類資源,全力打造以紅色黨建引領示范帶為統領,綠色產業發展示范帶為基礎,藍色鄉村旅游示范帶、黃色美麗莊園示范帶和紫色人居環境示范帶為支撐的一體化相互融合促進的環九華鄉村振興五彩綜合示范帶。
徽派村居作民宿,古村走上致富路
“沙埂村,是在原先沙堤村與南埂村基礎上合并而成。”葛超剛是沙埂村黨總支書記,他親眼見證“新”沙埂村建設的全過程。
葛超剛自豪地介紹,為了打造村落整體徽派風格,在兩個村落合并前,陵陽鎮請來專業設計團隊,對村里道路、房屋外觀進行統一設計,僅設計費一項就接近百萬元人民幣。2019年依托陵陽古鎮古村落改建工程,沙埂村被納入東山灣文化村項目,短短幾年時間,沙埂村就“出落”成連城里人都羨慕的新農村。
航拍陵陽鎮。人民網 王銳攝
陵陽河從村中穿行而過,百余棟白墻黛瓦的獨棟樓房繞著村黨群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依次排開,瀝青道路直通到每家每戶,就連電線也做了入地式設計,一派現代“富春山居圖”風光。
“以前的老宅子昏暗潮濕,家門口的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現在好了,我看我們家的小樓比城里的也一點不差。”談到村里環境的變化,沙埂村村民曹小建笑得合不攏嘴。
隨著村居靚化,徽風皖韻的村居民宿被綠意盎然的稻田和清靜秀麗的濱湖步道環繞,房前屋后花草掩映,農田、村道、民居、池塘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越來越多的游客也慕名而來。曹小建兄弟倆把自家房屋做成民宿,兩層小樓里隔出8間房供游客居住。“我們對外掛牌的價格是每晚一百多塊,還能提供農家田園特色飯菜。”曹小建說。現在還沒到旅游旺季,曹小建把空房打包整體出租給了一家公司作為宿舍,一年僅房租一項就能夠增收近8萬元。
據張超介紹,按照《青陽縣環九華鄉村振興五彩綜合示范帶建設工作》規劃設計,陵陽鎮屬于青陽縣黃色美麗莊園示范帶上的重點點位。近年來,陵陽鎮禮貌山九華山下美麗莊園緊緊圍繞“富民強村”這一核心,突出資源要素配置,打造“休閑旅游+農業”。
目前,九華山下古村改造已完成兼具展示與接待功能“拾院”酒店和會議中心的建設,東山灣民宿莊園全面建成,沙埂村建有800平方米各具特色的民宿莊園,通過東山灣民宿群、九華山下項目—古村改造、沙埂民宿—山田舍等特色莊園建設,為鎮內構筑了一條閉環完整的旅游體驗線路,極大地豐富了來往游客的休閑體驗感,形成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和旅游業態。
培養室里工作人員正在檢查無土培養的黃精幼苗。人民網 王銳攝
技術賦能,助力九華黃精產業加速跑
作為道地中藥材,九華黃精在青陽有著120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全縣九華黃精種植面積已達2.8萬畝,年產量6000余噸。去年以來,青陽縣依托環九華區域優勢資源,重點圍繞九華黃精等鄉村特色產業,以九華黃精種質資源圃、檢測中心和文化體驗館建設為牽引動力,在環九華山鄉鎮布點發力,助力環九華綠色產業發展示范帶建設提檔升級,推動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在青陽縣九華黃精產業研究院三樓,有一間“九華黃精”黃精種苗組織培養室。實驗室內,九華黃精的芽被放在營養皿中,工作人員介紹,按照九華黃精傳統種植方式,從種子埋入土中到成熟,需要至少2年的時間,但有了“無土培育”技術,九華黃精的育苗周期將縮短至八個月。
工人將黃精平鋪在架子上準備送進烘房。人民網 王銳攝
顯然,在完成了九華黃精的規模化種植后,青陽縣正在花大力氣研究,怎樣讓九華黃精產業變得更加現代化、科學化。“我們搭建了九華黃精綜合管理平臺,通過高清攝像頭,對全縣50畝以上的黃精種植基地的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張超介紹,為了從源頭保證“九華黃精”的高質量,青陽縣攜手安徽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劃定1200畝九華黃精種質資源保護區,在國有林場建設300畝九華黃精種質資源圃。未來,青陽縣還將圍繞九華黃精等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動省級黃精檢測中心建設。
目前,青陽縣圍繞九華黃精等特色產業建立起培育種質資源“保護核”、檢測中心“標準核”、打造文化體驗“展示核”,助力九華黃精等農特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工人正在晾曬黃精。人民網 王銳攝
據了解,青陽縣將繼續在“五彩綜合示范帶”建設上發力,力爭到2025年將5條示范帶全部建成,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一條“綜合功能完善、產業發展壯大、特色主題鮮明、展示形象俱佳、示范作用明顯”的環九華鄉村振興五彩綜合示范帶,走出一條彰顯皖南山水鄉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胡雨松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