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或許是我們能見過的唯一不變的東西。
對許多人而言,習慣了視線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習慣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離的游走。但是,公眾號關注的越來越多,可能夠靜下心來打開的卻越來越少……
今天,在馬鞍山,一個大江奔騰的地方,“望天門”微信公眾號上線了。而“望天門”的靈感正是來源于李白的不朽詩作《望天門山》。
作為馬鞍山日報社創(chuàng)辦的全新公眾號,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它就自帶媒體基因。大風起于青萍之末,未來的它是馬鞍山市“代言人”,聚焦馬鞍山時政、經濟、文化,提供獨特觀點和深度見解,構建影響力,釋放影響力。它將貫通市縣,并不斷邀請寫手、大V、專家、智庫入駐。
有以下三個問題,是我們自籌備“望天門”以來深思熟慮的,相信也是你看到這個公眾號時會想到的——
我們?yōu)槭裁匆k這個公眾號?
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自媒體蓬勃興起。但人們永遠需要優(yōu)質稀缺的信息和溫暖心靈的情懷。我們將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和作用,用互聯網思維推動新聞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
從自身需求來看,多發(fā)聲、多參與、展示好馬鞍山形象,是新聞媒體要承擔的一項重要任務。辦好這個公眾號,打出傳播力和影響力,我們責無旁貸。
我們怎么辦這個公眾號?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浪潮中,變的是妙手,不變的是鐵肩。我們會緊緊貼近一江兩岸,牢牢扣住時代脈搏,以沸騰的狀態(tài)走好前行每一步。
在這里,我們圍繞中心工作,堅持正確方向導向,為你分析馬鞍山的每一項決策部署,帶你觸摸城市發(fā)展脈搏。
在這里,我們不做簡單的信息搬運工,將緊盯馬鞍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熱點和焦點,不只追求速度,更追求態(tài)度和觀點。
在這里,我們還將關注市民身邊急難愁盼的關鍵小事和民生大事,主動發(fā)聲,為群眾鼓與呼,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
我們有怎樣的愿景?
我們希望,這個微信公眾號是一扇門,每一個標題都如同一把精美的鑰匙,每篇文章都鮮活有個性,有公信的理性,又不失真摯與熱情。點開之后,能讓你更多地了解我們的城市,更深入地讀懂馬鞍山,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媒體力量。
我們希望的是你能夠停留,而不是簡單地駐足;我們希望你是主人,而不是匆匆過客;我們希望每天相見,直到彼此成為對方的習慣。
變化是表,不變是里。在所有的變化里,卻總有一些東西會天荒地老,歷久彌新。我們選擇在今天以一種全新面貌亮相,它代表著我們在變化中堅守,它讓我們在浩瀚的網絡世界里繼續(xù)在一起,循夢而行,向陽而生。
望天門,來了!我們揚帆起航,邀你同行。
從此開始,山河遠闊,人間煙火。
記者 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