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阜陽市堅定實施高質量、可持續支撐的追趕型發展戰略,堅持“制造強市”,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大力建設綠色低碳產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同時聚焦科教興阜,夯實人才支撐,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勇當皖北振興“排頭兵”。
追光逐日 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
2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阜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拉晶車間,一根根單晶棒在經過截斷、去邊、切片等一系列工序后,變身為薄如蟬翼的單晶硅片。
“我們公司是一家為光伏制造行業提供N型超高效太陽能單晶硅片的高端智能制造企業,擁有全國首個大規模生產20GW N+型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硅片項目?!备放d新能源生產技術部總監錢虎林介紹,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集群集聚。
阜興新能源只是阜陽市光伏產業的一個縮影。經過近幾年的大力培育,阜陽市光伏產業已集聚硅片、電池片和光伏玻璃、組件、邊框等生產企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逐漸清晰。
2月15日上午,在位于潁上經濟開發區的安徽賽拉弗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在和各種智能機器設備“并肩作戰”,在流水線上生產太陽能光伏組件。“今年形勢非常好,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6月份。”賽拉弗人事行政經理卞介龍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光伏組件一期2GW已經投產,二期2GW計劃于2023年上半年投產,三期4GW將在2025年投產。
同樣坐落于潁上經濟開發區的安徽燕龍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新能源光伏組件高透基板材料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賽拉弗公司上游企業之一?!肮旧a的超白壓延光伏玻璃,廣泛應用于光能轉化熱能裝置和光能轉化電能裝置中?!毖帻埢傤檰栜饬钗谋硎?,該公司將在2年內建成日產3850噸光伏壓延玻璃項目,預計產值可達50億元,形成年產1.85億平方米太陽能光伏壓延玻璃生產能力。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近年來,阜陽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機遇,將光伏產業培育成該市發展最快、最有特色、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截至2022年底,阜陽電池片、組件等光伏產業主要產品綜合出貨量在6GW左右,全市在建光伏產業項目6個,總投資約310億元;計劃開工項目4個,總投資約5億元;儲備項目9個,總投資約380億元。
減污降碳 構建綠色環保新生態
進去的是農作物秸稈和禽畜糞污,出來的是高價值的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料,這是記者日前在阜南縣林海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阜南是傳統農牧大縣、人口大縣,每年有約150萬噸農作物秸稈和約200余萬噸畜禽糞便需要處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一項極具專業性、系統性的工作,“用市場邏輯謀事、資本力量做事、平臺思維成事”成為阜南縣的選擇,走出種養分離、經營分散的市場主體無力獨自處理廢棄物的困境。
“我們公司的天然氣是‘種’出來的!”阜南林海公司總經理助理郭中偉介紹,阜南縣農業廢棄物沼氣與生物天然氣開發利用PPP項目是阜南縣人民政府與上海林海生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縣域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10.44億元,將按照“站田式”布局在全縣建立8個生物天然氣生產站,全部投產可實現全縣177萬頭豬當量畜禽糞污、20萬噸秸稈,以及藤蔓、病死動物、餐廚垃圾等的協同處理。生物天然氣年產能5000萬立方米,全縣域供應,有機肥年產能20萬噸。
為推進廢棄物處理全覆蓋,阜南針對農業廢棄物的特性,以鎮村為依托,構建收儲網絡,實施站田布局,讓原料和產品收運更加便捷。
記者了解到,該縣還把全域燃氣特許經營權、生物天然氣設施營建、畜禽糞污和病死動物處理四項特許經營權打包賦予阜南林海公司,推動生態補償機制創新,構建了可靠的多層次收益渠道。由此,以多維可控天然氣技術體系為主體,以縣域全量化有機廢棄物處理為支撐,以特許經營方式支撐產業鏈全循環利用保障項目收益,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的“阜南模式”逐步形成。
近年來,阜陽聚焦減污降碳,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阜陽南部120萬千瓦風光電基地、三峽·金風科技現代能源創新示范園、阜南林海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等項目部分建成投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70萬千瓦。危廢處理中心建成使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提前實現。
“三轉四像” 培養職業教育新人才
汽車維修、數控加工、電腦編程……記者在阜陽技師學院的實訓基地看到,學生們正在不同實訓場景下學習專業技術。
“我是機電工程系的二年級學生,平時主要跟著高年級的學長學習機床操作,畢業時學校會幫我們找到與自己技能對口的工作。”在數控機床前,16歲的小朱正在用游標卡尺測量剛制作出來的鋁塊。
近年來,阜陽技師學院探索出了“三轉四像”的辦學模式,即“校長圍繞廠長轉、專業圍繞產業轉、教學圍繞生產轉,學校像工廠、教室像車間、老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同時,該學校先后與航天科工二院、奇瑞集團、江淮集團等150多家企業開展以生產型實訓為主要內容的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阜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道路。
“平時教學就圍繞生產開展,學生畢業即成高級工,初次就業率均值在98%以上,在安徽就業率達65%?!备逢柤紟煂W院機械工程系教師徐廉表示,為了讓學生了解企業真實生產場景,該學校還聘任一些企業專家、能工巧匠和知名大賽教練,讓企業深度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工作。
“每一行的絕活,都是靠練出來的,千錘百煉出真金?!比珖舜蟠怼⒏逢柤紟煂W院汽車系副主任賈亮表示,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普通教育是向更高一級院校輸送人才,而職業教育是使掌握專業技術的學生成為社會建設的“主力軍”。
近年來,阜陽聚焦科教興阜,著力夯實人才支撐。該市新增省級創新平臺34家,累計達到254家,引進急需緊缺人才300余人,建成國家和省級博士后工作站3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6個。此外,該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下一步將支持阜陽理工學院(籌)、阜陽職業技術學院、阜陽幼兒師專按照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要求內涵發展,支持阜陽技師學院市場化、專業化、集團化發展,建設職教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