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9時30分,太陽照得人暖和和的,向山鎮的不少居民都選擇在新建的向心廣場逗留,曬曬太陽,健健身,帶孩子玩玩滑梯。
一年前,這里還沒有這么寬敞的地方可供休閑,樹木茂密、景觀破舊、健身器材少且功能單一。由于廣場位于向山鎮中心位置,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改造老舊小區街頭公園
向心廣場位于向山路與石山路交叉口西北側,為舊時向山中心廣場。放眼望去,改造提升后的向心廣場內,廣場、人行道、建筑、雕塑、景觀小品、健身設施、綠道、綠化、亮化、弱電下地、海綿城市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全部煥然一新。改造從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出發進行功能劃分,同時提升廣場周邊人行道,同步改造沿街立面,豐富向心廣場的功能及精神內涵。
“晚上吃過飯后我們經常散步到這里轉轉,自從改造以后環境好多了,規劃也比以前合理,娛樂設施和活動場所也有所增加,文體活動變得多起來了,這極大地豐富了大家的生活。”石山社區居民姚蓓蓓就住在附近,在她看來,向心廣場的改造讓住在這里的人心情舒暢,周邊老舊小區的改造也相得益彰,讓向心廣場的功能性更為清晰。
漫步向心廣場,細心的市民可能還會發現適合漫步的塑膠步道,而同樣的塑膠步道,也是離向心廣場不遠處的鐵路文化公園的標配。
“以舊換新”打造向山新十景
從向心廣場出來沿著向山路往南,在與向濮路交口西北側,嶄新的鐵路文化公園格外“吸睛”。如果說之前鐵軌油罐車版的鐵路文化公園是“1.0版本”,那改造提升后的“2.0版本”公園絕對是向山新十景之一。
“沒改造前,公園缺乏延續性,功能單一、設施不足、植被裸露、缺少配套、缺少文化表達、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其建設和功能方面都較為粗獷。”向山鎮建設辦工作人員楊亮說,通過改造提升,過去的游園被一個以鐵藝構建文化公園框架,智能、便捷、高效服務的綜合型文化公園所取代,文化廣場、健身廣場、服務建筑、雕塑小品、綠道、人行道、綠化、亮化、海綿城市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一應俱全。市民可以在這里打一場籃球賽或乒乓球賽,或是帶著孩子穿梭于兒童游樂設施中,休閑娛樂的項目十分豐富。
“隨處可見的綠化、亮化讓住在附近的人心里都變得敞亮了許多。”家住十排嘉苑小區的居民陳金蓮說,最讓她感到意外的是,鐵路文化公園還建設了帶無線充電功能的太陽能公共座椅,累了坐在上面,還可以免費充電。如果想要喝水,離座椅不遠處的“城市驛站”里有免費水吧,“城市驛站”里還有休息區和有線充電區,這些統統都是免費的。“這讓我感受到了生活在這附近滿滿的幸福感。”
楊亮說,向心廣場和鐵路文化公園的打造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延續性,向山鎮也希望通過這些城市休閑公園的改造提升,為這里的居民提供優質的休閑環境,讓向山鎮真正融入主城區整體面貌中,給居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雍珣 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