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按下開關鍵,喂料線就自動運行起來,調制好的飼料被送進食槽;雞糞由設備控制送出加工成有機肥,實施無害化處理;雞蛋由傳送帶緩緩送出……走進鑫欣禽業育種有限公司標準化養殖車間,記者發現,種雞數字化養殖管理平臺實現了自動化養雞。
該公司成立于2007年,近年來投入2900萬元,建廠房、增設備,實現了從傳統養殖向自動化養殖的轉變。2022年,投資100萬元試點升級了種雞數字化養殖管理平臺,基本實現了車間環境控制、通風、溫控、光照、視頻監控、精準飼喂、糞污清理等環節指標全部自動化,實現精準調節。公司當年獲評為升級數字化農業工廠、長三角綠色食品供應基地。
“傳統養殖8.6萬只雞大概需要30多人,實現數字化升級、自動化養殖后,只需10人就能輕松完成。當前,我們引入的種雞日產蛋7萬枚,產蛋率提升了1.5%,雞蛋品質更好,供不應求。”1月18日,鑫欣禽業育種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國軍介紹,今年春節,公司采取輪休制度,加快對其他三個車間的數字化升級改造,爭取帶動更多養殖戶走上科技養殖致富路。
2022年下半年,在花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的指導幫助下,秀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安徽工業大學合作研發,投入首批40萬元建成了30畝“生態果園智能化管理系統操控”的精品葡萄園,把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引入葡萄大棚,不管是澆水、施肥、通風、病蟲害防治都可以通過傳感器和網絡來控制,根據不同的生長期對葡萄實現精準化管理,通過電腦、手機遠程控制,足不出戶就能進行農事操作。“冬天,葡萄進入休眠期,我們正在抓緊完善升級系統,為來年春天葡萄根系萌動創造一個最合適的生長環境。系統穩定后將在二期精品果園進行推廣。”秀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勇表示。
無論是自動化養雞還是智慧化果園,都是智慧鄉村建設特別是鄉村產業數字化版塊的生動體現。2022年,花山區接連出臺推動“兩強一增”行動、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等多個實施方案,制定9條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不僅強調用數字經濟賦能現代農業,更全面服務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該區還積極克服鄉村產業體量小、規模小的短板,以農村數字化為統領,強化科技創新和裝備支撐,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去年投入農村地區數字化建設資金1193萬元,建成4家數字化農業工廠,“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活動紅紅火火,特色水果、苗木、茶葉、綠色無公害糧食產業體系逐漸培育形成,鄉村振興、農民致富更有“數”。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程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