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積極謀劃立法計劃項目,堅持緊扣大局、著眼急需,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制度供給和法治支撐。
本臺記者 章政:
我手里拿著的是2022年7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定》,這一規定從對生長期糧食作物實施保護這個“小切口”立法,懲處破壞糧食生產的行為,對于切實維護糧食生產正常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保障糧食安全做出的重要指示,省人大常委會快速行動,抓住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這個關鍵切口,協調有關省直部門,經過1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定》。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廳長 盧仕仁
我們省率先在全國制定糧食生長期保護規定有利于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人大常委會設置了處罰條例,使(懲處)破壞糧食生產的行為有法可依,執法有據,處罰有理。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及時制定《安徽省促進大別山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條例》《安徽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條例》《安徽省紅色資源保護和傳承條例》等,并指導合肥、黃山、宿州三個設區的市在全國率先制定《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通過及時立法緊跟緊隨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立法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本臺記者章政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這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經濟類地方法規為安徽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比如2022年出臺的《安徽省地方金融條例》就明確了地方金融組織的準入條件、備案、報告責任和禁止行為,對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地方金融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是實體經濟血脈,《安徽省地方金融條例》提出,鼓勵金融要素投向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2022年7月《條例》正式實施后,安徽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推出“平臺+園區+金融”服務模式,與10多家金融機構深度合作推出的金融產品,讓一大批中小企業迎來融資政策“利好”。
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政策法規處 副處長 時光梅
《條例》共8章62條,包括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金融風險的防范與處置、非法金融活動的防范與處置、地方金融發展等制度安排,對加快安徽金融更好服務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屆以來,圍繞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中心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及時開展立法,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林長制條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等,努力實現立法決策與改革發展協調同步,助力安徽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副主任 曹林生
我們準確地理解新發展理念,落實新(發展)戰略,在創新發展上下功夫,制定了《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修改了《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在協調發展上制定了《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辦法》,在綠色發展上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規定,為我省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一個制度保障。
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不斷豐富立法形式、提高立法質量,立法制定、修改、廢止并行,以此確保地方性法規與時俱進,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本屆以來,省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法規案132件,其中制定48件、修改74件次、廢止10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法規191件,立法質量不斷提升,立法數量創歷史新高。
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主任 吳斌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徹到立法全過程,立法規劃(計劃)、 編制的時候,廣泛征求全社會意見,特別是把代表在人代會上提出的立法議案全部列入立法規劃或者立法計劃組織實施,使我們的立法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