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至議政事,又是一年兩會時。12月28日上午,出席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懷揣著發展良策和民意心聲,肩負著責任使命,滿懷參政議政的激情和熱忱,陸續抵達報到地點,向大會報到。
在市政協一樓會議室的委員報到處,委員證件整齊擺放,報到流程簡明務實。工作人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井然有序地為委員們發放材料與證件,并貼心地為每位委員準備了防疫包。
確認與會材料、領取出席證……這一套流程,對來自宗教界別的王永美委員來說再熟悉不過。“大會工作人員為每人準備了防疫包,報到流程也相比往年考慮得更加周到了。”她不禁點贊道,“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將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助力推動馬鞍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明小德幼兒園開設托班,滿足居民托育需求(資料圖)
來自教育界別的張麗委員早早前來報到,她鄭重地將委員出席證佩戴在胸前。“今年政府將安心托幼列入了十項暖民心行動中,凸顯了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奮,更堅信要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此次,她還帶來關于文物保護方面的提案。她建議,我市應加大對古跡遺址的保護力度和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凌家灘遺址申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漢馬科技生產車間(資料圖)
“智能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要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推動中小企業擁抱數字經濟新變革。”李忠華委員認為,智能制造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企業只有在核心競爭力上不斷進步才能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他建議,政府要立足專精特新,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引導企業差異化創新發展,在我市打造數量眾、創新強、質量優、潛力足、成長快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馬鞍山中小學積極打造特色化的“第二課堂”
第二次參會的李宗林委員這次有備而來,共帶來三件提案。“今年我將重點關注教育和民生的內容。其中一件提案就是關于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問題。我認為學生被作業占據了太多課余時間,失去了更多自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這個問題雖然表現在學校、在家庭,但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多方通力協作、系統性綜合推進,才能真正提高減負實效。”李宗林委員建議,中小學減負要系統地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綜合推進,一方面完善教師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廣泛引入社會力量來參與課后延時服務。
▲市七中女子籃球隊蟬聯省運會女子籃球比賽(乙組)冠軍
同樣關注課后延時服務的還有鄭昱申委員。來自體育界別的他一直致力于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體育能夠強健體魄,磨煉意志,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鄭昱申委員說,當下,馬鞍山全民健身的意識越來越高,家長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更為關注。他希望,政府可以更加關注體育在課后延時服務中的比重,借助專業單位力量,設置科學的訓練課程,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撐起“保護傘”,更好地提升我市青少年學生體質。
▲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入選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來自工商聯界別的王軍委員和科協界別的韋正林委員,分別攜帶了《推動“微改造、精提升” 助力發展鄉村旅游》和《堅持生態和文旅融合 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提案參會,兩人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到了鄉村振興上。在如何以文旅促振興上,王軍委員建議,要借鑒“杭嘉湖”成功經驗,盡量保留鄉村原始風貌,下足繡花功夫,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品質。韋正林委員則建議,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中,應以“串點、連線、成片”為目標,為鄉村旅游注入文化“內核”,通過深度挖掘馬鞍山市的人文和歷史內涵,打造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不斷提升我市鄉村旅游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
▲風力發電
“去年我提交的關于在二中學校門口修建天橋的提案得到了采納和落實,看著當前如火如荼的建設進度,我倍感振奮。”來自文藝界別的張宇委員告訴記者,今年,他圍繞政務服務質量和新能源發展準備了兩個提案。他建議相關部門提高辦事效率,適當延長市政務服務中心的辦事時間,滿足更多企業、群眾的辦事需求。同時,他還希望政府加大對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的支持,加快城區充電設施建設,加速新能源普及,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在各行各業生根發芽,讓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記者 張令琪 吳衡 高瑩
攝影 邵紀明 孫道軍
視頻 唐焱 戎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