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根本買不到綠葉蔬菜。”“毛豆也沒有了。”“一大早下單,下午4點多才送貨。”……連日來,不少馬鞍山人抱怨,在線上平臺買菜時,出現菜品缺貨以及配送延遲等情況。
當前,我市生活物資供應情況究竟如何?12月26日,記者走訪我市菜市場發現,線下“菜籃子”供應充足,品種齊全。
蔬菜供應充足 價格穩定
12月26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新崗農貿市場,該市場的兩個購物通道上都是來來往往買菜的市民。菜攤上的菜品豐富,青菜、蘿卜、菠菜、蒜苗、蘆蒿等應季蔬菜隨處可見,蠶豆仁、西紅柿、黃瓜、玉米等反季節蔬菜也不少。“哪能沒菜呢,我天天都來賣。”李師傅和妻子守著一個葉類菜攤位,攤位上各種應季葉類菜一應俱全。李師傅說,這幾天他和妻子一直都在出攤,前幾天顧客比較少,這兩天明顯多了起來。
市場里,除了南北各地的蔬菜,牛羊豬肉、魚蝦家禽也都非常豐富,想買的菜基本上都能買到。
隨后,記者又來到鑫福農貿市場,和新崗農貿市場情況類似,該菜場經營戶都在出攤。攤位上各種各樣的蔬菜、肉類、干貨擺放整齊,買菜的市民也不少。
這幾天,安民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的“煙火氣”也在逐漸回歸。“一天交易量在150噸至200噸,比正常情況下要少。但是這兩天,進貨的小販也逐漸多起來。”安民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蔬菜區經理王長軍介紹,菜場所有經營戶都在正常經營,市場每天貨源充足、種類齊全,完全能保障市民需求。
“菜籃子”拎得穩不僅要量足,還得價優。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青菜、大蔥價格有所上漲,大多數蔬菜價格保持穩定。
“青菜漲得明顯,前段時間1元多每斤,現在漲到了3.5元每斤。”鑫福農貿市場一位經營戶介紹,其他蔬菜價格都還好,蘿卜2元每斤,青椒3元每斤,和平時差不多。
除了在農貿市場買菜,也有不少市民喜歡到超市淘點新鮮蔬菜。大潤發雨山店客服經理梁雪琴介紹,這幾天,大潤發雨山店每天蔬菜供應量在1噸左右,進店購買的顧客較過去有所減少,但線上銷量明顯增加。“如果放開接單的話,線上生鮮產品銷量能達到五成,但由于我們部分員工感染新冠病毒請假在家,只能限制線上訂單量,目前線上生鮮產品銷量只占到三成。”
提前安排部署 保障市場供應
當疫情防控遇上元旦、春節,市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菜籃子”“米袋子”供應是否充足?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12月初,市商務局按照《馬鞍山市商務局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情況包保督查方案》重啟包保制度,全力包保重點商場超市供應,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保供難題。同時,商務部門及時開展生活必需品市場購、銷、存情況監測,指導各大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積極拓展貨源,加大補貨上架力度,商品庫存量增加20%以上;協調安民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每天穩定調運和投放蔬菜,聯潤食品集團保證每日生豬屠宰量,蘇果、大潤發、小潤發、徽潤、永輝等超市多渠道開展糧油、禽蛋、水產、奶制品等居民生活商品的進貨補貨。
為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便于各縣(區)開展生活物資聯保聯供,確保應急保供需要,市商務局組織縣(區)商務主管部門梳理確定了第一批次《馬鞍山市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白名單”》。“白名單”涵蓋了重點商場、超市、農批市場和部分牲畜屠宰企業,共159家,企業名稱、地點、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都明確登記。同時,市商務部門還協調各單位按規定對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落實“白名單”制度,優先保障名單內企業生產經營、車輛通行和人員到崗,加強與保供企業的對接聯系,提升保供能力。
據介紹,當前,我市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充足,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全市日供應新鮮蔬菜水果超800噸,生豬屠宰上市量超800頭,糧油、禽蛋、水產、奶制品、調味品等其他居民生活物資供銷正常。各大生活必需品保供企業商品儲備充足、價格穩定,完全能夠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麻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