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飛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分送集報方式申報的一批出口貨物順利運送至馬鞍山綜保區。該批貨物主要為空調,在馬鞍山綜保區倉儲一段時間后,將分別出口至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這也是安徽飛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按“分送集報”模式申報的第198票貨物。“分送集報”模式在我市落地以來,該企業累計按該模式申報貨值約8000萬元,節省倉儲成本50萬元。
大宗貨物進出綜保區往往存在著“找車難、運費貴、耗時長”等難題。馬鞍山海關把企業的“難點”作為服務的“發力點”,積極探索開展綜保區“分送集報”業務,有效降低企業整體物流成本和倉儲成本。
綜保區“分送集報”業務,又稱“批次進出、集中申報”,是指綜保區內企業與境內區外企業之間分批次進出貨物,可以先憑卡口核放單辦理貨物的實際進出區手續,然后在規定期限內,以報關單集中辦理海關報關手續,海關依托綜保區信息化輔助管理系統進行監管的一種通關模式。
馬鞍山海關綜保區監管科負責人鄭航宇告訴記者,通過“分送集報”模式通關的,海關無須憑借報關單進行驗放,只要根據出入庫單申報數據,由卡口對碰核放單放行貨物。由于貨物進出綜保區時,不再需要報關單,因此不必受“貨物到齊邏輯”的局限,有效避免了企業“找車難”的問題。
“分送集報”模式的好處,企業感觸最深。安徽飛遠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孫鷗介紹,“分送集報”為企業減輕了倉儲壓力,將已經確定出口但是暫時無法確定海運費的貨物移運至綜保區,為企業后續生產騰挪了倉儲空間,加速了貨物的流轉。記者了解到,“分送集報”模式可節約企業物流成本20%至30%,提高物流效率1倍以上。
據了解,企業開展“分送集報”時向海關提出申請,經海關批準后,根據貨物實際進出情況制作出入庫單,可以分批進出貨物;在次月5日前,由企業將出庫單匯總生成核注清單,最終生成報關單,完成集中申報。海關提醒,集中申報不得跨年度辦理。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葛秋原 黃宏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