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奔赴義無反顧。一腔熱血,奉獻不求回報。這是“中國好人”傅強二十四年走過的愛心路。
10月14日臨近中午,傅強走進市中心血站,按照流程進行獻血登記、填寫信息、獻血前檢查等。一切準備就緒后,他躺在成分血采集儀旁開始第204次捐獻。鮮紅的血液順著管子流進密閉的離心機里,過了一會,血漿袋里進入了黃色血漿。“單采血小板主要救治白血病、大量出血等患者,和其他血液成分分離后就呈現黃色。成分血捐獻2周后還可以再次捐獻。”傅強認真地和記者講解著獻血知識。
“助人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出錢,有的出力,我獻出自己滾燙的熱血。”對于退伍老兵、飛馬智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傅強來說,這僅僅是24年公益生涯中再普通不過的經歷。
年輕時,傅強因工受傷陷入困境,是無數人的關愛陪伴使他走出低谷。當他重新站起來,選擇了用獻血這種方式幫助素不相識的人。自1998年始,從獻全血到獻血小板,他累計獻血204次,獻全血10000毫升、血小板303個治療量,累計捐獻相當于20個成年人的總血量,能裝滿192個500毫升礦泉水瓶。
24年來,無論白天夜晚、風雨晴雪,哪怕逢年過節,只要患者需要,傅強總會抵達最近的獻血點,挽起袖子獻出熱血。2017年農歷除夕前一天,因腳骨折在家養傷的傅強接到求助電話,立即準備出門,妻子心疼他,“你看你都這樣了,還逞能,缺你就不行嗎?”傅強毫不猶豫地說,“大過年的,志愿者不好找,我腳受傷,不礙事兒。”最后,他拄著拐杖出門,完成了獻血。
熱血男兒勇擔當。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等多次重大事件發生時,傅強都第一時間站出來,或出錢出力,或赴災難現場參與救援,他說,“我是軍人出身,退伍不褪色,關鍵時刻就要站出來。”
小善漸而大德生。除了身體力行參加無償獻血,多年來,傅強還參與牽頭成立了市無償獻血志愿者協會和馬鞍山愛心傳遞志愿者服務總隊、馬鞍山一家人公益服務協會等多個志愿者公益團隊,在賑災募捐、無償獻血、助學、扶貧、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方面搭建平臺、建立機制、培育隊伍。在這過程中,他對公益事業也有了更深的體悟,“不僅要從生命角度挽救他人,更重要的是將愛的力量傳遞,激起更多人對生命的尊重和關切,喚起更多人用行動去幫助他人、愛護他人。”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好人”、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全國最美家庭、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特別促進獎……面對諸多榮譽,傅強表示,公益事業成了一種生活方式,讓他心懷大愛、篤定前行,就像他在全市“好人就在身邊”宣講比賽中說的,“我的熱血依然滾燙!”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吳小慶
視頻 唐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