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雖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在政府和稅務部門的幫扶下,企業生產逆勢上揚,今年以來企業享受退稅減稅800余萬元,切實解決了企業研發資金壓力,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稅務‘溫度’。”9月27日,安徽東海機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綿玉說道。
據介紹,安徽東海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時間將稅惠紅利投入到生產研發中,通過和上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攻克了高端智能折彎機床生產的卡脖子技術,打破了歐美機床對市場的長期壟斷。“我們的折彎機床產品,替代了部分進口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孫綿玉說。
“今年,我們公司投資1200萬元實施產業升級,擴大新型高耐磨混凝土泵車輸送管生產能力。項目建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3億元,新增利潤3200萬元,新增稅收2000萬元。”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施懋祥自信滿滿地說道。
截至目前,該企業享受各項稅費減免700余萬元,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企業把獲得的資金用于加快研發新產品,引進培養專業研發人員,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企業研發的高耐磨泵車內襯半彎管產品,其使用壽命和效率遠超國內外行業水平,獲得了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優質鑄件金獎特別獎。
今年以來,市稅務局廣泛宣傳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深入企業問需求、優服務,不斷提升稅務服務速度,讓“放水養魚、涵養稅源”的紅利效應逐步釋放,助力更多市場主體穩步發展,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稅惠落地快一分,市場活力添幾分。為了加快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市稅務局還推行“紅利賬單”,確保納稅人對適用稅收優惠政策有據可查,充分運用稅企直連互動平臺,多渠道多維度提升賬單閱讀率,通過“人工+智算”分戶歸集稅費優惠臺賬,“紅利賬單”推送范圍覆蓋“專精特精”中小企業、重點稅源企業、納稅信用級別為A級B級的小微企業等。截至目前,我市近萬戶企業收到專屬“紅利賬單”。
記者 吳衡 通訊員 汪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