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涂經開區太白分園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鋼鐵”)生產車間,一塊塊通紅的板坯正有序在軋機間穿梭,機器人在棒材生產線上行云流水作業,從鐵水入場到軋制成材,全程無人操作。
從高污染、高能耗到低排放、高質量,這家成立于2000年、年產鋼鐵鋼材超1200萬噸的大型鋼鐵企業探索出一條集約、高效、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由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制造業轉型升級。
一屏智控:擦亮“智勝”名片
近年來,長江鋼鐵搶抓“智改數轉”機遇,加快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凝聚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日前,記者走進企業智控中心大樓二層、四層鐵前集控中心和運營管控中心,一塊巨大的顯示屏幕映入眼簾,煉鋼、軋鋼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關鍵設備的運行情況等都會在大屏上顯示。
“以前需要在原料、高爐、燒結、球團等各區域查看生產狀態,如今我們集中在中心的大廳,隔著屏幕就能監控現場動態,隨時提供生產指導,協調調度廠區協作?!币晃晦k公的工程師介紹。
甩掉傳統標簽,長江鋼鐵亮出“智造”新名片。去年以來,長江鋼鐵智慧制造及整體信息化項目分兩期推進。今年6月,運管智控中心完工啟用,作為長江鋼鐵的“核心大腦”,將“制造管理、安全保衛、設備管理、物流運輸、能源環保”五大板塊整合進入企業指揮調度平臺,機器儀表數據、生產耗能情況、現場工藝參數等全部通過工業互聯網采集到位。目前,集中在智控中心大樓里的一線員工有240人,隨著技術更加發達,未來還能進一步促進崗位融合、減少人力投入。
智造鍛造硬核實力,不同產線、不同崗位都有新動作。棒材生產線上,價值近300萬元的三套焊標機器人系統取代了人工操作;今年下半年,企業將在線材生產線上再上兩套穿標機器人系統,將智能設備再升級。“圍繞打造精品建材生產基地,我們將繼續推進智能制造與‘兩化融合’實現新突破,全力打造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廠?!逼髽I智控中心負責人覃德波表示。
乘“優”而上:馳騁低碳“跑道”
站在長江鋼鐵南塘調節池邊,滿眼碧波蕩漾,池邊茵茵綠色,墻繪水墨淡雅。今年,長江鋼鐵全力做好“水文章”,新增4套水處理設施并開展廠區雨污分流改造,環保改造后,南塘調解池蓄水能力達5萬立方米,具有污水防滲、降低噪聲、美化廠區效果,實現污水“零排放”目標。
據悉,近年來,長江鋼鐵累計投資30多億元,統籌推進氣、水、聲、塵、渣等數十項環保提升工程,加快推進“綠色工廠”“花園工廠”“清潔工廠”建設。
過去,煤炭、鐵礦石等生產物料大面積露天堆放,粉塵揚散,環境污染嚴重。2020年,長江鋼鐵啟動總投資8.87億元的綜合料場環保提升改造項目,這也是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推進綠色發展的重點工程。該項目分三期建設,主要對2#料場焦炭庫、2#料場原料庫、4#料場焦炭庫、煉鋼污泥處理間、布袋灰高爐輔料間等進行整體優化改造,將1000多畝綜合料場改造提升為室內料場,滿足國家環保要求,建成后將大大減少無組織排放。
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裝備優勢,長江鋼鐵還先后建成燒結余熱發電、余能發電、燒結煙氣脫硫等一系列節能環保項目。去年9月,長鋼產能減量置換技改項目140噸電爐煉鋼工程全線貫通,實現年產110萬噸合格鑄坯的能力,并有效減少大氣及水體污染,增加廢鋼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清潔化生產,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省綠色工廠、省節水型企業……一個個榮譽,成為長江鋼鐵綠色發展成果的有力鑒證。如今,長江鋼鐵將目光鎖定創建A級企業,正扎實推進30多個超低排放環保項目。
苦練內功:推進“三降兩增”
9月1日下午,長江鋼鐵舉辦精益現場管理技能提升培訓,幫助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有效識別與消除生產管理過程中的浪費,提升企業管理精細化、數字化水平。
當前,中國寶武上下正全力以赴,常態化、體系化推進“三降兩增”(“三降”即增產降本、經濟爐料降本和節能減碳降本;“兩增”即差異化精品增效和鋼鐵專業化整合增效)。作為旗下企業,長江鋼鐵全面對標找差,持續提升效率效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半年,該公司制定長鋼2022年“三降本兩增效”專項工作推進計劃,從安全生產、設備穩定、產銷協同、指標提升、經濟運行、經營運營六個方面扎實推進降本增效。
“高產高效才能降本增收?!遍L江鋼鐵運改部部長余鋼介紹,企業堅持增效降本,優化產量指標,變“機組”產量為“機時”效率;運行降本,明確一切成本皆可降,抱好“西瓜”又撿好“芝麻”;節能降本,不斷自我加壓,挑戰新目標。
改進生產工藝降低加熱爐噸鋼綜合能耗;提升生產節奏,轉爐不倒爐出鋼率由65%提升至83%;優化銷售資源區域配置,鋼材增收近450萬元;調整“公轉鐵”物流運輸方式,月降本90萬元……“我們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在‘冬練’中強身健體,努力建立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堅決完成全年穩增長目標任務!”余鋼表示。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李紅梅 夏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