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疫情形勢延宕反復,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趨艱巨繁重。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全省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有關政策和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應對困難挑戰,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向優、趨勢向好。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緊繃常態化疫情防控之弦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全球大流行和不斷變化的疫情防控形勢,我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與時間比賽,與病毒賽跑,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3月以來,上海暴發疫情,為守牢“外防輸入”第一道防線,我省各地始終繃緊常態化疫情防控之弦,在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高速道口設立防疫工作專班,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對返皖人員開展“二碼聯查”和核酸檢測,確保感染者和風險人群及時排查得出、管控得住。
針對泗縣等地暴發的局部疫情,我省全面落實“四早要求”,壓實“四方責任”,突出快字當頭,統籌全省力量,快篩查、快流調、快追“陽”、快排查、快轉運、快隔離、快診治、快報告,阻斷傳播鏈條,全力救治病人,提高疫防的精準度和科學性,舉全省之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
滬皖一家親,抗疫一體化。面對上海嚴峻的疫情,同處長三角地區的安徽,“疫”不容辭、“安”心守“滬”,派出醫療隊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4個方艙院區、2752張床位,安徽援建的上海崇明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是最早建設的市級方艙之一。安徽醫療隊先后整建制接管了崇明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崇明方艙醫院,并參與當地定點醫院醫療救治工作,累計收治感染者10303人。
安徽援建的上海崇明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可謂是“國際方艙”,收治了200多名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53天里,方艙收到了上百封來自患者的感謝信。
上海發生疫情期間,安徽馳援醫務人員5582人,騰出隔離房源22467間,接收上海轉運密接人員21717人,合力構筑起疫情防線。
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真招實措保市場主體
疫情防得住,經濟也要穩得住。穩住市場主體,就能為穩住基本盤提供有力支撐。
飯店、賓館、超市……疫情之下,人員流動受限,這些服務行業的生意不好做,一些企業遇到經營困難。為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4月,我省多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政策》,針對企業痛點難點問題,緊扣“降成本”和“保開張”,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而務實的紓困扶持措施。
減稅、緩繳、貸款支持,一系列助企紓困的“組合拳”,起到了穩定經濟大盤的重要作用。
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省政府出臺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通過出臺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消費等一系列“干貨”十足的政策,加強經濟運行服務保障,力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真金白銀”保市場主體,穩投資促消費、保障能源糧食“壓艙石”,打通“堵點”、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一項項措施務實而高效。
在退稅方面,按照國家部署,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進一步加大,批發和零售、農林牧漁、居民服務等行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疫情期間,不少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受到影響。為緩解他們的資金壓力,方案特別提出鼓勵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和消費貸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
“一刀切”式的過度防疫,也會對經濟恢復產生“誤傷”。方案提出,將全面取消來自低風險地區客貨車輛的防疫通行限制,不再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不得擅自阻斷或關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嚴禁限制疫情低風險地區人員正常流動。
“半年報”平穩向好,經濟基本盤穩中有進
經濟“半年報”,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期中成績單”,最能反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2176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
三大產業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安徽省第一產業增加值1278.8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9392.8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11092.4億元,增長2.1%。
工業生產復蘇向好,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今年1月、2月,安徽省工業延續了去年平穩增長勢頭,3月、4月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增速下滑,5月、6月隨著中央和省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生產復蘇向好,上半年工業經濟呈現“V”字型曲線。
經濟的持續恢復,從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中能明顯看出。隨著我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落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5月份以后,經濟運行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需求面上,6月份,全省限額以上10類主要商品零售類別中,9個類別實現增長。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增長21.4%,比一季度提高1個百分點,24個行業大類實現增長。
政策面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6月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14.5%,為近16個月以來新高;政府類投資增長加快,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2.6%;保通保暢成效明顯,貨運量連續2個月回升,由4月份下降23%轉為5月份增長3.7%,6月份增速進一步加快至4.5%。
成績來之不易,但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多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下階段,全省上下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把抓好疫情防控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努力保持經濟恢復向好勢頭,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