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有愿望,政協助力增福祉;企業發展遇阻力,政協擔當添活力。
今年以來,市政協認真貫徹全省“一改兩為”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政協“一改兩為”專題民主監督行動部署,積極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助推解決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為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政協力量。
“情”系發展 服務大局
“以后孩子可以在家門口入托了,真是太好了。”家住秀山文苑的萬女士說。
“安心托幼”行動是省委、省政府今年部署實施的10項暖民心行動之一。2021年以來,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圍繞0-3歲托育服務、推進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提交了一系列提案。今年,市委、市政府按照暖民心行動的決策部署,積極辦理關于托育服務的相關系列提案,我市首家公辦托育機構——秀山文苑托育機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這是市政協興利民之事、謀發展良策的生動實踐,也是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一個縮影。
一枝一葉總關情。人民政協要始終聚焦中心工作履職盡責。
今年3月以來,市政協圍繞市委、市政府明確的2022年主要工作,聚焦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面融入長三角、打造長江文化特色品牌等9項重點任務,全力推進科技強農和機械強農、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28項協商式監督活動。報送《關于做好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工作》《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加強城市窨井蓋管護守護群眾“腳下安全”》等社情民意11篇,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辦理。
“心”連群眾 履職為民
7月14日,九華東路三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車。至此,全長11.4公里的九華路全線貫通。
“以前從市區到向山鎮,只能選擇從馬向路通行,周邊學校和企業較多,通行時間長、堵車情況多。現在,九華路全線貫通后,從市區到向山鎮節約了15分鐘,大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出租車司機趙師傅說道。
這條“斷頭路”建成通車,源于市政協確定的協商議政課題。近年來,由于一些客觀因素,城市發展中形成了一些“斷頭路”,周邊群眾多次呼吁加快打通這些“斷頭路”。
群眾有所呼、政協有回應。市政協根據建設的輕重緩急和施工的具體條件,選擇了九華路東延作為突破口。自2021年起,市政協5次組織市政協委員來到工地,現場聽取相關部門情況介紹,召開協商工作會議。通過現場協商、面對面協商,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爭取支持和幫助,從此,“斷頭路”變“快通道”。
8月3日,在太白大道與印山路口,4座雙挑圓桿弧形的遮陽(雨)棚如花一般“綻開”。由此開始,我市市管道路交通路口遮陽(雨)棚安裝工作全面啟動,為等紅燈的市民們帶來了一抹清涼。該工程的啟動意味著政協委員通過提案建議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已見成效。
“身”貼企業 紓困解難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穩固企業家信心、提速企業發展尤為重要。
今年年初,按照全省“一改兩為”會議精神和省政協“一改兩為”專題民主監督行動部署,由市政協主席帶隊,組成6個調研組,分別深入各縣區和園區,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采取“一對一”接待企業家的形式,面對面接待了49家企業,收集了市場開拓、人才引留、科技創新、優惠措施落實等69條訴求和建議,問題解決率和企業滿意率均達到95%以上,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是考官。今年以來,市政協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主題,確定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6件提案作為市委書記領銜督辦的重點提案,逐項明確牽頭領導、主辦單位和辦結時間;與此同時,將“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中企業所提訴求,全部實行清單化管理、責任化辦理、機制化推進,積極推動作風真改進、問題真解決、工作真落實、環境真提升。
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市政協將在“一改兩為”專題民主監督工作的推動下,繼續以為民初心回應百姓向往、以協商民主匯聚前行力量、以創新發展構建良好環境、以民主監督助力高質量發展。
記者 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