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撥動間,一架遙感無人機僅用十幾分鐘就拍攝了一大片城市建筑的高精度多光譜圖像;鼠標輕點中,千里之外的河流上有多少涵閘、泵站、排污口等就能一目了然……兩棟樓里照樣看世界!走進馬鞍山軟件園,地理信息產業正散發著“上天入地”的無窮魅力。
近年來,在數字經濟的細分賽道上,馬鞍山軟件園積極搶抓機遇,創新布局地理信息產業園,不斷向下深扎發達的根系,持續向上催生拔節的力量,引入地理信息及相關企業24家,初步形成地理測繪、軟件開發服務、智慧城市、共享出行等全產業鏈集聚。
在這里,地理信息產業正如一輪朝陽噴薄而出,冉冉升起。
前瞻布局 搶占發展先機
“地理信息”,到底是什么?其實,小到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地圖、導航、道路監控;大到通過無人機航測,實時獲取幾百平方公里的空間信息數據,在這個數字經濟時代,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地使用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含量高、增長潛力大、資源消耗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小等,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聯系緊密,行業應用十分廣泛,是公認的朝陽產業。”馬鞍山軟件園管委會副主任吳芳表示,競速數字經濟賽道,軟件園早早就看中了地理信息產業的潛力和前景。
2017年初,馬鞍山軟件園就以“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前往蘇州、南京等地考察學習,開展決策規劃基本框架、可行性論證研究、選址等大量準備工作,著力謀劃地理信息產業園建設。
軟件園開辟出核心區的綠意分園區2號樓、5號樓,共15000平方米,分兩期建設、裝修,讓企業“拎包入住”;交通、醫療、教育、休閑等配套集聚,人才公寓就在隔壁,讓人才“安居樂業”;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出臺獎補政策,在房租減免、稅收獎補、搬家補貼等方面送出“政策大禮包”。
“地理信息產業作為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高科技產業,必須搶占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吳芳說。對此,在花山區、軟件園的協助下,由安徽金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聯合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及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蘇州中心、安徽長江河道測繪研究院等27家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組建了安徽省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匯聚起省內外校、政、企各方地理信息產業創新資源。
最終,安徽省地理信息(馬鞍山)產業園正式取得授牌并開園,成為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省級地理信息產業園,吸引著一大批企業紛紛入駐。
龍頭引領 加速全鏈集聚
作為聯盟發起單位,安徽金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首個入駐產業園的企業,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服務和相關應用軟件研發,為各類用戶提供最佳的GIS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
業務看起來“生澀難懂”,但說起產品卻是耳熟能詳:“智慧工地”“數字疫控系統”“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水資源管理系統”“防汛指揮綜合調度系統”“三維地質模型建立”……“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無人機航測、衛星遙感地圖等高新技術,將地理信息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融合,應用到自然資源、城市規劃、水利、社會治理等諸多領域?!苯鸷誊浖偨浝硪笾緹樈榻B。
“入園”這一步,則是金禾企業進階的重要節點。“大家集聚在一起,有利于做出規模,形成地理信息的馬鞍山品牌,也方便企業間融通技術研發、信息資源共享,暢通上下游的合作。”殷志煒表示,踏入更高平臺,金禾軟件也正釋放自己的能量,日漸成為業界嶄露頭角的“實力派”。
而放大龍頭企業的“磁吸效應”,從上游測繪采集數據,到中游GIS軟件研發、圖像處理,到下游智慧城市、共享出行的全產業鏈開始在產業園里集聚。
靚馬科技專注于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研值”,擁有航測方法發明專利以及“無人機航測”“控違管家”“土地監察”“智慧城建管理”等相關專利、軟件著作權70余項,成為產業園二期的“領跑者”;蔚途天下主要為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提供基礎性地理地圖信息;松果出行為全國近500座城市的共享出行提供客服……
產業園堅持以產業鏈主導,服務鏈布局,以商招商、選商引資、招才引智,釋放政策紅利,持續拓展產業供需對接渠道,高效整合資本、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提供管家式服務,為企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和推廣應用提供良好環境。如今,項目產業園一期已入駐金禾軟件、松果出行、蔚途天下等17家地理信息領域知名企業,入駐率達100%;二期已入駐靚馬科技等7家企業。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下一程。安徽省地理信息(馬鞍山)產業園將繼續導入外部創新、產業資源,提升內部服務,加快推進通訊、遙測遙感、移動互聯網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研發創新活躍、實力雄厚的地理信息產業新高地。
文圖/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