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日前我市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部分地區已出現輕度旱情。為切實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市應急管理局、市防指辦積極部署多項防范措施,應對當前以及可能出現的高溫旱情。
根據最新雨情分析,我市于7月11日出梅入夏,較常年偏早2天;梅雨期共22天,較常年偏短5天;梅雨量91毫米,較常年(295毫米)偏少六七成;由于副熱帶高壓加強并逐步控制我市,未來一周我市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
在水情方面,截至12日8時,長江馬鞍山站水位8.39米,低于警戒水位1.61米。根據11日長江委預報,未來5天,長江水位將繼續下跌,預計16日,馬鞍山站高潮水位將降至7.98米。其中,巢湖閘下、裕溪河裕溪閘(上)、牛屯河銅城閘下、滁河襄河口閘上等內河水位均低于各警戒水位。
受晴日高溫天氣影響,全市163座水庫水位也均低于汛限水位,蓄水量普遍偏少。其中6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為2117萬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約四成,灌溉水源不斷減少。
七月份以來,由于我市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含山縣陶廠鎮西塔、云塘、司徒和仙蹤鎮駱集等部分山區丘區已出現輕度旱情,市防指辦提醒,要動態監測我市山區丘區墑情、旱情,一旦發生嚴重干旱,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需求,做好抗旱準備。
市防指辦要求,氣象水文部門要滾動預報天氣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水利、農業部門要做好農村飲水、農業生產的指導調度;各縣區、開發園區防指辦要跟蹤旱情發展變化,及時會商研判和上報信息,及時落實工作措施,最大程度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市供電部門要按照2022年迎峰度夏電力保障工作方案,立即開展電力線路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涉及農村排灌線路進行重點排查,確保一旦出現嚴重旱情時我市抗旱救災電力供應不中斷。
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需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強化高溫天氣防范應對知識宣傳,堅決防止各類事故發生;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必要時停止作業;建筑、冶金、礦山、化工、電力、環衛等單位要做好一線工人安全防護,調整工作時間,防止發生高溫中暑和安全事故;相關部門加強兒童防溺水宣傳和水面管理,落實監護人監護責任。
記者 高瑩 通訊員 馮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