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正起,業正興!
行走和縣經開區,塔吊高聳,長臂揮舞,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隨處可見;車輛穿梭,工人忙碌,節節攀升的建設速度催人奮進。
作為和縣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今年1-6月,和縣經開區實現億元以上簽約項目42個,總投資額超200億元。
“公司創造了當季簽約、當季開工、當季竣工、當季投產、當季銷售、當季創匯的和縣項目建設新速度?!卑不站эw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殷波說,項目于2021年3月正式投產,當年產值達3.6億元。今年1-6月,公司實現產值4億元,年底預計超10億元。
在和縣經開區探訪,聽到的是園區拔節生長的聲音。這里,正在聚眾流成江海,正在攏細壤筑高山,裝備制造產業園、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浦和一體化產業示范園、綠色建材產業園猶如一顆顆閃亮的珍珠星羅于此,成為推動和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主動服務” 縮短“拔節期”
項目建設是撬動經濟發展的“總開關”,“主動服務”是項目建設關鍵所在。
據介紹,2021年,和縣經開區全年累計簽約工業項目73個,總投資約308億元,其中天能新能源產業園等50億元以上大項目尤為搶眼。
“招來一個好項目不容易,項目落地開花更為重要。”7月7日,和縣經開區招商局局長湯慶華坦言。
按下項目服務“主動鍵”,才能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目前,總投資50億元的天能年產2000萬千伏安時高性能蓄電池項目一期一標段主體已完工,設備安裝進度達40%,二標段5號廠房正在進行屋面和墻面安裝。
如此項目建設“加速度”,與和縣上下積極開展主動服務密不可分。據介紹,8個配電房設備安裝施工是天能電池項目重要附屬工程,對天能項目一期18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年產1200萬千伏安時高性能蓄電池項目建設全面鋪開及順利推進尤為重要。
為此,和縣經開區聯合和縣供電公司、天能電池集團成立項目建設專班,全力以赴推進供電配套工程建設。4月10日,8個配電房設備安裝工程正式開工建設。5月30日,天能電池項目1至8號配電房、12臺3150千伏安變壓器全部成功送電,為天能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提供強勁“電動力”。
近年來,和縣經開區把重大項目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以“彎道超車”的闖勁,聚力招大引強,以“時不待我”的精神掀起重大項目建設的一輪又一輪高潮,全面點燃了和縣高質量發展的熊熊火炬,成為和縣推動制造業三年倍增的生動注解。
“鏈式發展” 施好“拔節肥”
產業集群成鏈,成為入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保障。
經過多年努力,2022年1月,和縣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正式獲批為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如果把和縣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比作一個“大群”,電子化學品產業鏈、聚烯烴產業鏈、有機硅產業鏈、聚氨酯產業鏈等則是4個“小群”。安徽美華高科制藥有限公司就是剛被拉入其中一個“小群”的“群成員”。
“這是我們的核苷項目,產品將用于下游藥企的疫苗中間體原料用途?!?月7日,在和縣經開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安徽美華高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該公司工程總監楊勇介紹,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和縣,就是看中了園區毗鄰南京的區位優勢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措施。
和現場生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半年多以前,這里還是原安徽華昌高科制藥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原安徽華昌高科制藥有限公司的生產運營陷入困境。
如何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讓企業起死回生?“經過和縣經開區的多方協調和努力,2021年底,原安徽華昌高科制藥有限公司被依法裁定實施破產重組,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收購其100%股權?!焙涂h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主任何曉剛表示,經過“騰籠換鳥”的方式,企業煥發了新生,現更名為安徽美華高科制藥有限公司,并于今年4月實現試生產。
“和縣經開區給予我們大力支持,讓我們發展信心倍增?!焙贾葜忻廊A東制藥有限公司工業微生物事業部工程項目經理石夷平表示,“安徽美華將依托原安徽華昌的硬件條件,打造集醫藥研發、質量研究、工業生產于一體的醫藥化工基地。目前,年產2000公斤的核苷項目已在安徽美華投入試生產,同時在布局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包括安徽美華在內,集群(基地)目前已集聚企業36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9家,累計實現產值115億元,同比增長35.2%?!焙螘詣偨榻B,“十四五”期間,和縣新材料產業工業產值預計突破300億元。
“一園四區” 興起“拔節勢”
由小到大,由弱向強,由一隅而全局,和縣經開區已由原先的一個園區,構建了“一總部四戰區”協同發展架構。
目前,和縣經開區已成長為擁有以泵閥、智能裝備制造及新材料等為主導產業的智能裝備產業園,以精細化工新材料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為主導產業的浦口-和縣產業合作示范區,以綠色建材產業為主導的綠色建材產業園區,整個經開區企業數量及經濟指標不斷增量提速。
“立足各片區主導產業招商,形成錯位發展?!焙涂h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永俊介紹,園區采取“招大引強、扶小培優、低效盤活、高效服務”的工作方針,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強鏈延鏈補鏈,全力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
隨著園區擴容,政策向好,入園企業數量逐年增加?,F注冊企業總計980家,規上工業企業103家。2021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7.71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89.4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20.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5.99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1.87億美元。
亮眼的經濟數據,成為和縣經開區敢于“倍增”的底氣。“和縣制造業倍增的主戰場在和縣經開區,兩年翻番新增產值350億元的目標中,我們要完成300億元?!崩钣揽〗榻B。
據了解,和縣提出“兩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十四五”制造業倍增目標,而和縣經開區為實現倍增,則提出更高目標,即進入全省縣域經濟30強、開發園區30強,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2021年,73個億元以上項目落戶園區、42個項目開工建設、25個項目建成投產。2022年1-6月,和縣經開區實現億元以上簽約項目42個,總投資額超200億元。這給和縣經開區實現“倍增目標”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也注入強大的內在動能。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把項目作為第一抓手、把園區作為第一支撐?!崩钣揽”硎荆Y合和縣經開區實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推動園區做大做優做強,推動和縣經開區乃至和縣在高質量發展路上堅定前行。
記者 楊正文 謝福星
通訊員 胡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