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從18人增加到如今的220人左右;
廠房,從3600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4.5萬平方米;
資金,從40萬元增加到如今的凈資產達1.2億元;
……
僅用了6年的時間,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從一家“小不點”企業成長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樣的企業成長奇跡,發生在和縣經開區。
“公司目前穩步成長,計劃于2024年登陸科創板。”7月4日下午,在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會客室,總經理助理郝兵感激地說,“政府‘硬核’助企措施,是我們企業高速發展的最強‘外援’,為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供廠房!和縣經開區助企很實在。
成立于2016年的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平板顯示、光學、半導體類精拋材料以及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尤其是該企業研發的CMP拋光墊材料和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技術含量高,且價格僅是國外產品的一半左右,一舉打破了該類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2020年,為讓禾臣石英光掩膜基板項目盡快落地,園區出資將一家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收儲,用于孵化禾臣項目。”和縣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永俊表示,通過此舉,既盤活了低效土地,又縮短了新項目建設周期,實現政府與企業雙贏。
出政策!和縣經開區助企有方法。
企業發展,人才是關鍵。為助力企業發展,不僅和縣經開區,整個和縣上下不遺余力做強“引才育才”文章,出臺人才政策助力禾臣新材料這類科創企業“爬坡過坎”。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為打通人才流動渠道,和縣圍繞“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大力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計劃,重點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和創新團隊、技能人才和大學生。“2021年11月,和縣召開了新材料產業集群論壇,邀請業內專家前來交流,聚焦關鍵環節延鏈、補鏈、強鏈,并跟進企業人才鏈,引導企業搭建自己的人才平臺。”和縣人才服務中心主任王擎介紹。
通過企業與政府雙向合作,目前,禾臣新材料已形成博士生5人、研究生15人的強大技術團隊,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皖美品牌”示范企業、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B等級,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在6%以上。
招人才!和縣經開區助企開辟“飛地”。
不拘一格“招”人才。今年6月27日,和縣首個高校招才引智工作站暨企業“研發飛地”在四川大學揭牌,這家“招才引智工作站”就是為禾臣新材料量身定制的。
“目前,該工作站已招聘了4名研究生入站工作。”郝兵信心滿滿地說,在政府的幫助下,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工作站規模,實現把“研發種子”種在工作站,在和縣收獲“實業成果”。
人才投入,為禾臣新材料等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回報。截至目前,禾臣新材料擁有各項專利8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尤其在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領域取得多項專利技術。其中,800mm×960mm的第六代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為國內石英光掩膜基板行業最大尺寸產品。
目前,該企業的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已實現小規模量產,正處于驗證階段。“前不久,剛為一家企業小批量供貨300多片。不要小看這300多片,產值達300多萬元。”郝兵告訴記者,該產品量產后,一年可生產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2000多平方米,產值在5億元左右。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郭彤彤 胡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