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花山區充分發揮文旅融合優勢,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培育壯大鄉村文旅產業,以豐富文化供給,優化鄉村旅游,提升旅游品牌為重點,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提升文化服務能力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花山區圍繞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等重點工作,不斷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建成9個鎮(街道)文化站,45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3家三星級農家書屋,14個數字農家書屋,52個村(社區)級應急廣播播控平臺,向村級圖書分館配備文化一體機、自助借還機等,基本實現“農村20分鐘健身圈”,加強文藝大舞臺、文化宣傳欄、文化廣場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一步鞏固拓展鄉村文化陣地。為進一步增強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每年制定《基層文體培訓工作計劃》《花山區鎮(街道)公共文化服務年度目標考核細則》等,加強農村文化隊伍業務指導,先后有7人榮獲市級“鄉村文化帶頭人”稱號,3家單位入選優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家單位榮獲省“百家農家書屋”稱號。健全文化志愿者組織機構,成立花山區文化志愿者聯盟,擁有140支文藝志愿者隊伍,志愿者達4100余人,不斷為鄉村文化建設輸入新血液、注入新動能。
圖為大美濮塘。濮勇 攝
豐富文化產品供給 增強鄉村振興“亮色”
文化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注入強大活力。圍繞“我們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大節慶活動節點,依托“周末大舞臺”、花山文化閱讀季、花山讀書交流會等群眾喜愛的文化品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送戲進萬村”“百場文化下基層”、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鄉村春晚、農村體育競賽等活動,豐富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發掘“花山剪紙”“霍里羊糕”“打蓮湘”等具有花山地域特色的農村非遺項目,推動非遺與鄉村旅游融合。推進農村題材文藝創作,剪紙“脫貧致富奔小康”,快板《宣傳十九大》,小品《昨天的今天》,戲曲《生日淚》《茶花扶貧記》等一批原創作品,深受廣大群眾好評。融合黨史學習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農村精神文明創建等,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營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滿生機活力的農村文化氛圍,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文化力量。
圖為濮塘茶園。濮勇 攝
壯大文化旅游產業 增添鄉村振興“成色”
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興產業、優環境、提經濟、促振興為抓手,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加強鄉村特色旅游景點及環境建設,打造了濮塘度假公園、秀山生態果園、桃李春風、三棵樹莊園民宿等景區景點,重點發展田園風光游、水果種植采摘旅游等鄉村旅游業態,延伸了全域旅游的時間與空間。探索“家庭農場+農事體驗”“農業景觀+觀光旅游”“農業莊園+休閑度假”等新模式,打造集文化旅游、運動休閑、健身康養為一體的農文旅相互融合的模式。
圖為花子農場
與此同時,運用“快手”“抖音”等視頻媒體,制作濮塘景區、秀山生態果園、農家樂、特色鄉村等旅游宣傳視頻,微信公眾號增設魅力花山“一鍵游”欄目,加大鄉村旅游宣傳力度。舉辦鄉村旅游節、桃花節、采摘節、“鄉情 鄉味”農家特色菜肴烹飪大賽,參與“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安徽美食 百城千味”等宣傳美景、美食,推動農旅融合。
近年來,花山區鄉村旅游品牌不斷提升,濮塘鎮獲評首批省級旅游小鎮創建示范單位和安徽省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濮塘村獲評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濮塘鎮南池村入選安徽省百家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三棵樹莊園入選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秀山生態園獲評馬鞍山市十佳鄉村生態樂園稱號。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花山區鄉村農文旅的融合發展將逐步成為發展和增長鄉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