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大屏幕上的數據信息滾動更新。工程師們只需點點鼠標,便可遠程實時掌握公司生產的塔磨機在全國各地選礦廠的運行情況。
“塔磨機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拳頭產品’,主要用于選礦企業技術改造。該設備不僅能降低磨礦介質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更通過先進工藝大幅提升精礦品位,廣受市場歡迎。”公司董事長鄒忠良介紹。
資料圖
制造,“智”來造。作為專業從事礦山機電產品設計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已從單一的磁選設備制造商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一系列新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大鋼鐵公司及礦業公司,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持續向好。今年前4個月,公司新簽合同訂單超1億元,同比增長10%。
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主體。在馬鞍山經開區,處處涌動著創新創造的活躍因子。園區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加快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做強創新“引擎”、做大創新“主體”、做優創新“生態”,為推動制造業三年倍增、加快打造千億級現代化產業新城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這段時間,安徽云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裴嚴冬,正和同事們抓緊進行長春、合肥地鐵設備運維系統的開發。“公司正在開發的‘智能運維大腦’,將顯著提高車輛檢修運維管理及技術服務能力,助力軌交運維步入智慧時代。”
作為軌交運維系統核心產品供應商,安徽云軌堅持創新、奮力生長,目前擁有6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成功中標北京、南京、蘇州、寧波地鐵設備運維系統等多個項目,公司年銷售收入從不足40萬元迅速攀升至2021年2800萬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當前,隨著軌道交通向智能化邁進,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建設、運營和管理服務等方面已是大勢所趨。”裴嚴冬表示,安徽云軌將積極搶抓“新基建”機遇,持續推動軌交運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積極搶占行業“智高點”。
科技創新“枝繁葉茂”,有賴于不斷厚植的創新沃土。馬鞍山經開區緊緊圍繞三大主導產業,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著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著力加速創新主體培育,鼓勵創新的氣氛、崇尚創新的氣魄、競相創新的氣象不斷在園區醞釀、孕育。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園區積極組織、引導重點企業建立新型研發機構、研發飛地,爭創省級、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圓融光電、威博新能源分別獲批省重大科技專項,華騏環保、泰爾重工、礦院新材料、方圓精密等企業分別與南京大學、河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建立產學研長期戰略合作。在創新主體培育方面,園區通過建立高企培育庫,引導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方向發展。今年以來,園區新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48家。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園區通過推進重點引育工程、深化雙創平臺建設、實施“招才引智”活動、強化人才服務保障等多措并舉,持續激發人才創造和科技創新活力。馬鞍山經開區人才公寓一期已建設完成并全部配租,二期正在裝修建設;持續加快頤海國際研發中心、格力“雙碳”空調長三角研究中心、蜂巢預鋰研發中心等項目招引工作。截至目前,及時兌現各項人才獎補資金934萬余元。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姚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