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南京發布公眾號發布消息
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
一標板橋北站一期圍擋施工完成
管線改線施工正式啟動
板橋北站位于南京市雨花臺雨花經開區寧蕪公路上,沿寧蕪公路南北向敷設,為地下二層三柱越行車站。共設置了4個出入口、2組風亭以及2個安全出入口。
本次一期圍擋施工為接下來的管線改遷、場地臨建工程施工、附屬圍護結構施工提供便利條件,也為項目進入實質性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寧馬城際鐵路工程串聯南京及馬鞍山市,是都市圈核心圈層城鎮密切聯系的重要城際線路,將承擔南京與馬鞍山主城區及沿線城鎮間城際公交出行的骨干功能,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南京對省域外臨近城市的吸引能力,對加快寧馬同城化發展、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具有重要意義。
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
根據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的《關于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初步設計的批復》,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具體方案如下:
一、線路方案
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起自西善橋站,沿寧蕪公路、景明大街敷設,止于銅井蘇皖省界,線路全長約26.51公里。下階段,優化線路平縱斷面設計方案,重點深化西善橋站配線、江寧站出入段線等方案,做好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開發一體化工作。
二、主要技術標準
本項目正線為雙線,速度目標值為120公里/小時,正線最小線間距4米,正線最大坡度30‰,最小曲線半徑一般800米(困難段750米、限速段500米),正線采用長枕型無砟道床,直流1500伏架空接觸網牽引供電,市域B型車,站臺有效長度120米,LTE-CBTC信號系統,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
三、車輛、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
本項目采用市域B型車,初期4輛編組(3動1拖)、近期4/6混跑、遠期6輛編組(4動2拖),大小交路、大站快車+站站停組合運行模式。系統規模按24對/小時控制,高峰時段列車開行對數為初期12對/小時、近期21對/小時、遠期22對/小時。初期配屬車輛13列/52輛、近期增配車輛14列/84輛、遠期配屬車輛31列/186輛。下階段,進一步優化大站快車運營組織和小交路方案;深化列車事故救援處置方案;強化備用車數分析,節約工程投資。
四、車站、車輛基地和主變電所
全線共設置車站8座,其中地下站4座、地面站1座、高架站3座。西善橋站、板橋站、板橋南站為換乘站,其中西善橋站采用站廳平行換乘,其余站點預留換乘條件。下階段,結合周邊地塊和道路規劃實施方案,本著安全、便民、集約、節約的原則,深化車站方案。
全線設置濱江車輛基地1座。下階段,在深化停車規模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當涂南車輛段方案和工藝流程,優化基地布局,重點深化試車線方案設計;進一步做好上蓋開發條件預留。
全線設置中元路主變電所1處。下階段,優化設計方案。
五、工期
本項目建設工期約49個月。
綜合南京發布、南京地鐵、江蘇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