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荼蘼,石榴新花
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在這個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谷雨打苞,立夏齜牙。”從谷雨時就暗暗攢勁兒要為結粒做準備的小麥,到了立夏時節,要么齊穗吐芒、要么揚花灌漿,麥熟進入倒計時。
除了收獲,還有采摘,采油菜籽、摘立夏茶……人們在忙碌中打理著殷實的生活,也揣度著天時地利對勞作的回饋。
春暮夏初,山野風物大都秀色可餐。對于崇尚自然的中國人來說,讓腸胃隨節氣律動享納鮮美,似水流年里,隨時都能收獲幸福和感動。
滿山遍布的烏飯樹綻出新綠,采鮮葉、搗汁液,把糯米放入黑色的汁液里泡上一晚,次日就可以燒烏米飯。據說,煮過烏米飯的灶間,香氣數日不散。
北方槐花綻放,可賞可食;南方櫻桃新熟、竹筍未老,都是讓味蕾驚艷的應季食材。
此外,安徽還有用嫩蠶豆或豌豆和鮮筍、肉煮糯米飯吃的習俗。
除了品嘗美食,民間還有許多傳統習俗,有些保留至今,如秤人、掛蛋等,寄托美好愿景,祈福安康圓滿。
在這草木蔥蘢的夏日
心懷夢想,肆意生長
[編輯:
崔安坤 審核:戎小平 監制: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