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麻煩用手機掃一下健康碼和行程碼,再測一下體溫。”“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從協助開展入戶摸排,到維護核酸檢測采樣點現場秩序,再到小區卡點查驗“兩碼”、測量體溫,有這樣一群志愿者始終活躍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她們就是來自花山區上湖社區“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的志愿者。
4月10日8時許,上湖社區“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隊員王秀香和其他3位隊員穿好“紅馬甲”、手持“兩碼”牌,來到上湖家園小區北門開始了一天的卡點值守。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王秀香和同伴要在這里值守6個小時。她們要為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引導他們有序排隊、出示“兩碼”。這已是“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在小區卡點值守的第26天,一天3班倒、一班三四個人。雖然連續多天堅守,她們從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前期進行的區域核酸檢測采樣,我們都是全程參與維護現場秩序。同時,還隨同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排查、登記,拿小喇叭提醒小區居民,確保不漏檢一人。”王秀香告訴記者。在上湖社區黨委書記崔婧看來,這群平均年齡66歲的志愿者,既是社區抗擊疫情的宣傳員,還是聯絡員、沖鋒員。
上湖家園小區現有住戶2485戶,多為老年人。在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之初,個別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紅袖標”志愿者便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耐心地向居民解釋和宣傳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成員陳梅芳告訴記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后,實施“一戶一卡”,但有的居民想多要一張。陳梅芳就耐心地向居民解釋,直到獲得居民理解和支持。“我們年紀稍長一些,加上又是本小區的居民,做工作相對容易些。”陳梅芳說,疫情防控是大事,每個志愿者都應當配合好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服務好每一位小區居民。
除了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還是社區居民的暖心人,誰家有困難,她們都會伸出援手。社區一戶居民家中曾發生變故,她們組織捐款提供幫助;春節、元宵節,包水餃、煮元宵送給孤寡老人……在她們看來,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老有所為才能老有所樂”。
“能為社區居民做點事,繼續發光發熱,我們感覺很有成就感、自豪感。”陳梅芳表示,“只要居民有需要,‘紅袖標’志愿者服務隊就會隨叫隨到。”
記者 高文亮 通訊員 伍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