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站崗、收取快遞、物品消殺、信息采集、維持秩序……自3月初通報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安徽省與本輪疫情奮戰已達一月之久。
戰“疫”一線,不僅有醫護人員的艱苦付出,還有志愿者們的默默奉獻,他們身穿紅馬甲沖鋒在前,從白天忙到黑夜,不計得失、不慕名利,步履不停,筑起一道道戰“疫”防線。

微光成炬變星河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影響一方人。連日來,安徽各行各業挺身而出的志愿力量,匯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動力。
“大伯停哈子,量哈體溫額。”“大姊,出去買菜啊,看下卡哦。”“大媽,小卡拿出來望一哈子。”……
在馬鞍山市和縣縣城的防疫執勤點,薛靜每天都會用當地方言,和過往的居民打聲招呼,然后完成掃碼、測溫等“規定動作”。
今年只有20歲的薛靜,是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名學生,早在去年抗洪期間,她就萌生了到一線當志愿者的想法。
疫情發生后,聽聞招募志愿者,她第一時間咨詢了班主任并主動報了名。
“雖然平日里在學校說的都是普通話,但當志愿者,說一口當地方言更能拉近和大家的距離。”薛靜說,關鍵是讓大家聽得親切,也能緩解疫情期間大家伙的焦慮情緒。
4月6日,是薛靜在防疫點執勤的第14天。“在學校復課之前,我會一直在!”薛靜說道。
涓滴之力,匯成的是磅礴力量。
上海市發生疫情后,宿州市泗縣衛健委第一時間在工作群中發出號召,招募志愿者馳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緊隨其后的是200多名黨員和志愿者熱血沸騰的回應:“報名!”“請戰!”“我愿為上海的平安出力!”……
同樣的場景還出現在泗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及多個鎮中心衛生院的微信群。截至4月3日,泗縣衛健系統共有兩批次103名志愿者馳援上海市。

眾志成城共戰疫
“疫情卷土重來,來城戰鼓再鳴。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來安縣女企業家協會將組建‘巾幗’志愿服務隊,姐妹們還等什么,有意愿加入的請抓緊接龍。”
“疫情當前,我報名!”
“算我一個!”
……
4月2日,來安縣進入靜態管理模式,對主城區道路全面實行臨時管制措施,需要招募大量志愿者參與防疫工作。
得知情況后,來安縣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徐禮玲在協會群內發出倡議,動員女企業家積極參與防疫工作。群內女企業家紛紛響應,短短20分鐘的時間里,就組建起了一支由21位女企業家組成的“巾幗”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務隊。
這段日子以來,她們24小時輪班值守在防疫一線上,掃碼、測溫、登記人員出入情況、開具出入證明……她們用纖細的身軀為來安的疫情防控增添了一抹溫暖的“巾幗紅”。
不僅在城市,在鄉村也同樣活躍著一支支志愿者隊伍。
在蕪湖市南陵縣,該縣志愿服務總隊牽頭縣黨員志愿服務隊,8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服務分隊、172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支隊4000余名志愿者,服務城鄉192核酸檢測點,為居民提供信息登記、掃碼查詢、秩序勸導,同時針對農村偏遠地區行動不便群眾提供上門檢測服務以及居家健康服務等工作。
除了提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志愿者們還發揮所長。
南陵縣攝影、書法等文藝工作者創作抗疫主題作品200余幅;制作、發布“南陵村長喊話”短視頻系列,把疫情防控知識用接地氣、喜聞樂見的方式,送到群眾身邊,用文藝初心營造同心戰疫的濃厚氛圍。
攜手并肩終成墻
大戰見本色,大考顯擔當。
在值班執勤、安全消殺、核酸檢測等各項工作中……到處活躍著一個個生動的“志愿紅”形象。
“電影院門口不用排隊,沒有做核酸的可以過來!”連日來,含山縣環峰鎮望梅社區志愿者毛金梅的朋友圈,發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受疫情影響,毛金梅所在的早教機構暫時停課。3月15日,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穿上了紅色馬甲,戴上了“疫情防控”紅袖章,成為了一名志愿者。
“發放出入證、轄區巡點、宣傳疫情防控政策、驅散集聚人群等都是常規工作。”毛金梅說,核酸檢測期間,她也穿上白色防護服,幫助醫務人員登記信息。
“沒想太多,就是覺得能干就盡量多干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別人。”寥寥數語,毛金梅道出了當志愿者的初衷,經過持續的志愿服務,她對“責任”二字的理解更深了。
上樓是居民,下樓是志愿者。

在疫情防控期間,蕪湖市繁昌區西苑社區居民們自告奮勇,“就地上崗”組建了一支志愿者隊伍,為社區志愿服務提供了不竭動力。
看到社區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家住城西花苑43號樓的章輝主動承擔起所在樓棟的志愿工作,成為居民群眾的 “跑腿員”和微信群的“解答員”。
“請不要外出,在家就是做貢獻。”“請各樓層鄰居關注一下幾戶老人家是否做了核酸。”“等會物資到了,我會配合志愿者給你們送上門,請在家耐心等待。”
這些天,章輝說得最多的就是這些話,凌晨3點,將自己所在樓棟的生活物資運送完畢,他還要線上耐心解答居民各種問題,安撫大家情緒。
在職黨員、物業人員、樓棟長……自疫情發生以來,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在繁昌區疫情防控一線,總能看到鮮艷的“志愿紅”。截至目前,全區共有4624名黨員干部和736名社會志愿者參與抗疫工作,在多個崗位助力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