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7時30分,在205國道蘇皖交界處公路查驗點,值了一夜班的馬鞍山市公安局楚江分局陶莊派出所教導員潘偉明兩眼布滿血絲。
“我們來接班了,你們趕緊回去休息……”工作交接后,市公安局昭明派出所副所長時德全帶領三名警員走上查驗點。
來到查驗點核酸檢測處,看到排隊做核酸的人員,時德全和同事一遍遍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間距。
資料圖
“我們這個查驗點由公安、衛健、交通、城管等部門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大家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嚴防疫情輸入。”時德全告訴記者。
當前,外防輸入成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205國道蘇皖交界處,是馬鞍山市對外的北大門,也是防止疫情進入馬鞍山市的重要卡點。
“您好,麻煩靠邊停車!”當天8時20分,在該查驗點,看著迎面駛來的一輛電動三輪車,一位站在馬路邊全副武裝的“大白”伸出手臂示意駕駛人停車。得知男子從江寧送貨來馬鞍山,對男子的行程碼、健康碼以及所持有的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行檢查后,“大白”給了男子一張藍色的卡片,并讓其到旁邊的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
這位“大白”名叫謝天,來自馬鞍山市公路中心。從3月21日開始,謝天和同事便在該查驗點24小時輪班值守。
205國道是蘇皖兩省的重要通道,每天來往貨車比較多,為了能讓車輛快速通過,謝天指著前方幾百米遠的一處紅綠燈告訴記者,那里是查驗點的第一道“關卡”。“在第一道‘關卡’,我們首先會對進入車輛駕駛人查驗‘兩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非重點區域來馬車輛駕駛人行程碼帶‘*’的發放紅牌,駕駛人需進行‘抗原+核酸’雙檢;對行程碼不帶‘*’的駕駛人發放藍牌,駕駛人需進行核酸檢測。因為抗原結果需要等待差不多20分鐘的時間,第一道‘關卡’其實就是將抗原檢測工作前移,讓駕駛人減少等待時間,保障道路暢通。”
詢問、查驗、檢測……在查驗點,記者發現雖然這樣的工作一遍遍重復,但檢查人員卻沒有半點馬虎。
臨近中午,謝天和同事開始輪流吃午飯。由于一上午不斷說話的緣故,謝天的嗓子已經變得沙啞。“身上穿著防護服,上廁所不是很方便,一般我們很少喝水,有時實在太渴了,就用水潤一下嘴唇。”謝天說道。
作為“守門人”,謝天和其他防疫人員一起,毫不松懈地堅守在一線,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筑牢馬鞍山疫情防控第一道屏障。
“現在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外防輸入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來不得半點馬虎懈怠。”用幾分鐘時間快速吃完午飯后,謝天又匆匆走上工作崗位。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吳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