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們來給您做核酸檢測采樣。最近,您不要出門,家里缺什么,給我打電話就行。”4月1日上午,博望區丹陽鎮潤州村網格員朱其軒來到返鄉人員陸師傅家里,叮囑他安心居家隔離。
在博望區,每天有很多像朱其軒這樣的專職網格員,以一雙雙“鐵腳板”奔走在社區、鄉村,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暖心服務。
第一時間掌握外來人員信息
“老馬,這是新買的蔬菜和水果,我給您放門口了,有什么需求再給我電話……”4月1日一大早,博望鎮新博社區第二網格員孟青青提著一大袋生活物資,敲響了居家隔離人員老馬(化名)的家門。
博望區充分發揮網格員熟門熟路優勢,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孟青青所管轄的網格區域是新博社區面積最廣、人口復雜度最高的網格。本輪疫情發生后,她白天在卡點值守,晚上就和網格長一起,逐樓逐戶開展摸排調查。
在一家飯店登記信息時,店主說他的弟弟老馬要從老家甘肅來博望長住。第二天,通過平安馬鞍山信息平臺,孟青青收到了老馬來到博望的消息。她立即前往老馬的住所,讓其居家隔離。
走街串戶上門服務,溫暖了居家隔離人員的心;信息平臺打前站,讓摸排變得更便捷。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博望區依托平安馬鞍山信息平臺,采用“數據信息+人工排查”的方式,區、鎮、村網格化中心三級聯動,網格員每天對平臺派送信息第一時間逐一電話回訪核實,對中高風險返鄉的重點人員,確保第一時間落地管控到位。截止目前,該區網格員共核實平臺信息22400余條。
解決隔離人員后顧之憂
40畝地的草莓陸續賣出去了,居家隔離的武守林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3月22日,在博望區丹陽鎮種植草莓的武守林到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購買了一些物資,返回時被告知要進行14天居家隔離。老武一下懵了,自己種植的40畝地草莓陸續成熟了,如果不采摘的話,草莓就會爛在地里。老武趕緊把情況反映給潤州村第六網格網格員呂士梅。
群眾利益無小事。呂士梅立即向村委會匯報,村委會又馬上把這件事反映給鎮政府。鎮政府專門會商了老武的草莓銷售問題,決定幫他銷售草莓。
“老武,你安心居家隔離,我們來幫你賣草莓。”呂士梅第一時間把鎮里的決定反饋給武守林。3月25日賣了400斤,3月26日賣了500斤,3月27日350斤……呂士梅和區鎮工作人員一起為草莓跑市場、找銷路,很快草莓賣完了。
“多虧了網格員以及區鎮干部的幫助,要不然我的損失就大了。”武守林充滿感激地說。
防疫不失溫,隔離不隔愛。丹陽鎮近城村網格員陳歡每天都要和居家隔離人員聯系,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及時完成生活物資的購買配送。在“代購”過程中,她還細心地在購物袋內放置采買小票清單,耐心地將物品打包分別送到居家隔離人員的家門口,通過電話或“喊話”的方式,通知居家隔離人員自行開門領取,并叮囑他們安心居家隔離,有什么需求及時反映。
專屬“代購”,給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的不僅僅是一袋袋生活物資,更是一份份溫暖和感動。“每天接到網格員的電話,我就感覺特別安心。”居家隔離人員陶女士說。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張鵬 張文軒 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