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凌晨,當涂縣核酸檢測啟動。姑孰鎮行陳社區共有近3萬名核酸檢測預登記人員,社區巾幗志愿者紛紛“請戰”。信息登記、幫助老年人生成核酸檢測預登記二維碼、秩序引導等,每個核酸檢測采樣點都能看到她們忙碌的身影。
隊員楊瑩忙碌的24小時,濃縮了巾幗志愿者的愛與奉獻。
在行陳社區玉蘭苑核酸檢測采樣點,巾幗志愿者楊瑩當日凌晨0時就來到現場,幫忙搭帳篷,施劃檢測區域、拉警示帶、整理物資,一刻也不停歇,早上6時,該采樣點終于準備就緒。楊瑩正準備吃點東西,這時候有居民陸陸續續來到現場排隊。大家看到楊瑩就像看到親人一樣,紛紛詢問相關情況。楊瑩耐心地答疑解惑、安撫情緒,并維持現場秩序,提醒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
中午12時許,輪崗的醫護人員已經就位,現場居民排起了長隊;剛剛吃過午飯,楊瑩再次投入工作中。又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連續作戰,核酸檢測采樣總算告一段落。其他的采樣點相繼撤銷,一個社區只保留一個采樣點用于晚間核酸檢測采樣。考慮到玉蘭苑及周邊基本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居多,行陳社區決定保留玉蘭苑核酸檢測采樣點。
忙碌了整整十多個小時,和其他工作人員、志愿者一樣,楊瑩也非常疲憊,卻堅持留下來:“我是巾幗志愿者,也是玉蘭苑網格員,肩上的責任更大。西邊4棟張奶奶行動不便還沒接種加強針,我已跟她女兒說好了,一會就帶她來接種;前面門面房烤鴨店老板跟我說了,晚上才有時間來做核酸檢測。這里的情況我更清楚,我還年輕,能堅持!”說完,她穿起防護服,再次投入工作中。當隊伍中最后一位居民采樣結束,楊瑩瞬間癱軟在靠椅上,休息一陣后,時間已近14日24時。
采訪手記:姐妹們說,楊瑩是行陳社區最年輕的巾幗志愿者,每一次戰斗,她都未缺席。她說:“我的幸運色就是紅色。紅色代表熱情和力量。穿上‘紅馬甲’,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是啊,志愿紅是力量的源泉。最是那一抹志愿紅,讓人安心又暖心。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王莎莎 周玲